资源描述:
《庶民右派基层反右运动的社会学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庶民右派:基层反右运动的社会学解读*[文/李若建][内容提要]论文初步描述了反右运动中没有受到注意的一些现象,如基层反右运动的时间、右派分子的职业与分布、为什么成为右派、谁把谁打成右派等等。根据对反右运动的深入分析,认为反右运动形成的重要原因是当年社会流动模式、组织内部矛盾、手段与目标冲突的必然后果。Abstract:Thispaperattemptstoinvestigatesomeaspectsintheanti-rightistcampaignthathavesofargoneunnoticed,suchasthetimingofthecampaignatthegrass-roots
2、level,theprofessionalstatusanddistributionoftherightists,whytheybecomerightistsandwhomakethemso,etc.Theauthorsuggeststhatthemaincauseoftheanti-rightistcampaignliesinthesocialmigratingmodel,thecontradictionsinsidetheorganizations,andtheconflictbetweenthemeansandtheendofthecampaign.1957年开始的反右运动,给后人留
3、下了太沉重的话题。当年的55万多名右派,加上以其他相关罪名被处罚的过百万人,在耗费完他们一生中最精华的岁月后,相当一部分人已经带着冤屈离开人世,其余的也年逾古稀。今天研究这场悲剧的目的,并非指责也不是伤感,而是期望让这种悲剧在中国不会重演。一、反右运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重新评价反右运动,给右派分子平反摘帽,也引发了许多关于对这场悲剧的回忆和研究。当事人的回忆具有资料价值,但往往是一种悲愤与无奈心情的表露,缺乏学术探索。现有的学术研究主要从历史学和政治学的角度去分析这一政治运动,把研究焦点聚集在中共高层领导的决策(如“阴谋论”、“引蛇出洞”等等)和少数精英右派(如个别高级官员
4、、著名知识分子、民主党派领导人等等)身上,这些研究让人觉得有些不足。其实反右运动的事实真相与许多描述有很大的差异,主要有几方面:□48人文天地第一是运动进行的时间,在许多地区,特别是在县一级行政区域,反右运动是在1957年底,甚至于1958年初开始进行的。个别地方,如西藏是在1958年4月才开始整风反右运动!",比最早开始反右运动的地方几乎迟了一年。这也就是说,在广大基层的反右运动,是在“阴谋”已经成为现实后才开始反右运动,因此基层反右是“阳谋”。还有少数地方,如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在1959年后还把少数人划为右派,#"打右派分子已经成为当年打击异己的一种手段。第二是右派是什么人?一般
5、认为,右派是知识分子,这并没有错,但是右派是哪一类知识分子,却少有人注意。根据大量的地方志和地方文献记载,半数左右的右派是中小学校教师。1957-1958年河南省有7万人被打成右派,其中教师4.1万人,占58%,$"是笔者所见到省级右派职业构成中,教师比重最高的。在河南省内部,一些地区右派中教师的比重更加高。55万多名右派当中,绝大多数并非著名人士,而是受过一点教育的普通人,在本文中称之为“庶民右派”。不研究这些庶民右派,就无法真正了解这场运动。第三是右派分布在什么地区?这也是被忽略的问题之一。过去受到关注的往往是工作生活在大城市的右派,其实绝大多数右派工作生活在小城市和乡村。而且越是基层
6、,右派的比重越高。四川省截止1957年12月底,划右派12676人,占参加运动人数的5.63%。省级机关共划右派1125人,占参加运动人数的3.84%,省属市和专、县两级机关划右派11551人,占参加运动人数的5.89%。%"在有的地方,反右运动甚至一度扩展到农村,河北省保定地区农村对生产不积极的社员、瞒产者、打牲口、不愿交公粮者、贪污者,喊成“右派”&"。河北邢台县一个400多户的村庄,竟摸出65户右派。有的合作社把斗争了的对象,都扣上右派帽子。’"不过这种乡土右派,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因为很快中共中央发文指示不在工人农民中抓右派。第四是右派分子为什么被打成右派?这个问题过去经常被认为右派
7、分子是因为言论而成为右派。实际上,相当一部分右派分子之所以成为右派,并非他们在反右运动之前的整风运动中有什么“反动”言论,而是在整风之后,甚至不少人在1958年才被罗织罪名的。第五是在反右运动时期还有什么人被整肃?由于反右运动的影响很大,同时因为右派分子中社会精英多,因此当时发生的一些政治运动被忽略了,比如在工人、农民中间划的“反社会主义”分子,在南方和西北地区划的“地方主义”、“民族主义”分子,在福建省划的“不纯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