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状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状况的调研报告 一、水土资源开发基本情况 局系统现在有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共万亩,其中弃土:万亩;戗台:万亩;护堤地:万亩。目前这些土地资源均已开发,开发主要以种植速生杨树为主,兼种了部分柳树、香椿、苹果、梨等树种。种植初期,为提高堤防绿化覆盖率和树木的成活率,局属各单位在绿化经费少、种植任务重的情况下,种植工作,采取了承包种植经营管理的方式。承包按亩或延米承包来进行核定,收益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由承包户投资树苗,日常管理也由承包户负责,单位按每年每亩地30—50元与每延米—2元,收取承包费,树木成材后,全部归承包户。二是树苗由我方投资
2、,日常管理由承包户负责,树木成材后按20—40%分成。三是树苗费、日常管理费均由我方投资,承包户仅负责看护,单位按70%—80%的比例收取承包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少科学规划,缺少懂技术的专业人才。 我局虽然土地资源开发种植工作起步较早,但由于缺少科学规划,缺少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造成了树木种植品种单一,成活率不高,个别单位不考虑土壤环境因素,不科学选种,盲目种植,出现了年年种树不见树的现象。 2、管理不到位,承包收入低。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精品文档★ 管理不到位,承包收入低,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据统计近
3、几年的平均收入不足100万元。纠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承包比例的制定,缺乏市场调研,市场调价的空间予留不足,承包基数低。二是合同不规范,缺乏严肃性,虽然承包基数较低,却也难以兑现。三是承包期长,据统计,在局属各单位的承包合同中,承包期15—25年的占45%;XX年期的合同占38%;有的合同已签到了2020年,个别的还是无限期合同。四是土地狭长,分散承包,散户多,收费难。, 三、提高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的必要性 1、对提高堤防工程面貌和发展水利风景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利用堤防资源,实行高效、规范的开发利用,结合水利风景区建设,在靠近县城、市区的地段,种植观赏性
4、树木、植物等,利用宽弃土地育苗、种植速效经济林和其他高效经济作物,形成千里堤防千里林具有水利特色的生态自然景观。对改善堤防工程面貌及推动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将成为我局新的经济增长点。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精品文档★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局可利用土地上已种植的树木有300多万棵,成材期的经济价值按树干直径20厘米,高米计算,现价每方800元,每颗树头400斤,按元/斤计,每棵树木的价值为150元,300万棵树木总价值亿元,若我局按树木的30%分成,XX年生长周期每年可以收取1350万元承
5、包费。若单位自己投苗,按50%分成、XX年生长周期计算,每年可以收取2250万元承包费。由此可见,土地资源若能合理开发利用,必将成为我局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将是我局长期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 四、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的可行性 1、以点带面,提高分成比例 盐山河务局XX—XX年,利用自有资金,在戗台、护堤地约678亩的土地上,自己投资种植了93000棵树,采取日常管理由承包户负责,管理经费由局投资,承包户只负责看护,树木成材后,按照7:3的比例共同分成。按成活率95%计算,再扣除10%的丢失、毁坏,剩余79515棵树,XX年后成材,按每棵售价100元计,总收入795万元,70%
6、分成可获利556万元,每年每亩地可收益82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汤阴局自己建立的育苗基地,既减少了树苗投资,又提高了种植树木品种的科技含量。德州局由承包户投资种植的部分弃土,承包分成比例最高达到6:4的有3000亩。邯郸河务局今年由局事业中心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精品文档★负责重新制定了《堤防绿化管理办法》、《堤防树木种植租赁合同》,新合同在规范种植、种植标准等方面责任明确、条理清晰,更具有法律效应,对所辖范围内对有树无合同、有合同无树等问题全部进行清理,重新签定,并分类进行统计,完成认为后写出分析报告。这些好的方法和措施,对实现
7、水土资源效益最大化,起到了好好的促进作用。 2、水利工程养护经费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 目前堤防工程养护经费中包含的”行道林养护费”和“护堤林及防浪林管理费”,可以用来投资堤防土地种植和种植后的树木管理,这样每年约有350万元的资金可以利用,为自我开发利用提高土地资源的效益提供一定的基础资金。 3、丰富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按照局系统现有万亩土地资源计算,我局职工人均拥有土地34亩,据了解,沿河农村人多地少,随着产业政策的不断调整,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发展的理念已被人们清醒地认识,在此大好环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