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聚烯烃功能性大棚膜涂覆型流滴消雾

农用聚烯烃功能性大棚膜涂覆型流滴消雾

ID:11518752

大小:58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2

农用聚烯烃功能性大棚膜涂覆型流滴消雾_第1页
农用聚烯烃功能性大棚膜涂覆型流滴消雾_第2页
农用聚烯烃功能性大棚膜涂覆型流滴消雾_第3页
农用聚烯烃功能性大棚膜涂覆型流滴消雾_第4页
农用聚烯烃功能性大棚膜涂覆型流滴消雾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用聚烯烃功能性大棚膜涂覆型流滴消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用聚烯烃功能性大棚膜涂覆型流滴消雾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王学军(临安市绿源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浙江临安,311301)1前言解决聚烯烃农膜棚内结露起雾现象常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国内绝大多数农膜生产商采用的在聚烯烃原料中加入流滴剂、消雾剂方法(内添加法);另一种是国内近几年兴起的在农膜内表面涂覆流滴消雾剂方法(外涂法)。内添加法的优点是:工艺成熟,吹膜设备不需增加后处理工序,成本较低。缺点是:①流滴消雾持效期不能与耐老化同步。目前内添加法只能使流滴消雾持效期最多达到6个月。②流滴消雾效果的发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例如:流滴消雾剂与基础树脂的配伍性问题,流滴剂的析出对薄膜透

2、明度影响,环境温度变化对流滴效果影响问题,流滴消雾剂与保温剂的配合问题等等。上述问题,有的企业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经验和一系列的配方筛选,能根据各种变化因素情况对大棚配方设计、设备进行调整;但大多数企业仍是一种配方一种生产工艺,难免质量上会产生波动和问题。用内添法由于流滴剂与消雾剂不断从膜分子中向膜表面迁移并随水流带走,薄膜的流滴、消雾持效期难以达到与使用寿命同步。采用涂覆型流滴消雾技术是将带有流滴、消雾功能的材料通过一定的涂覆工艺涂布在农膜的内表面,使薄膜内表面表面张力降低,从而达到流滴消雾目的。122、涂覆型流滴消雾剂涂覆型流滴消雾剂的设计应满足以下几点:形成的涂层

3、自身应有一定的强度和透明性;涂层与农膜表面应有较好结合附着力;涂覆后的薄膜之间不粘连;涂层易干燥;涂层组分耐水性要好;涂层有良好的流滴、消雾效果,并且具持久性。聚烯烃塑料的结晶度高,表面无极性,表面能低,因此属于难附着表面。涂覆剂在聚烯烃基材上附着力大小主要决定于其在聚烯烃表面的润湿和铺展,扩散能力起主要作用。涂覆液和聚烯烃薄膜表面张力愈接近,可达最佳润湿和铺展。从理论上讲,选择的涂覆液中的基料应选与薄膜有相似分子结构和相似溶解度参数的树脂。一般水性涂料对疏水性的聚烯烃附着力差,为提高涂覆液对薄膜的附着力,必须注意涂覆液中主要成分和配方设计,使配方中聚合物成分尽量与

4、聚烯烃底材表面能接近,精心选择合适的聚结成膜剂,降低水的临界表面张力,以适应聚烯烃的低表面张力特点。目前,国内在使用或试用的涂覆型流滴剂主要品种以无机物(主要是硅溶胶)作为成膜物质。2.1硅溶胶成膜的流滴消雾机理及应用2.1.1、硅溶胶的亲水性能硅溶胶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的无机高分子聚偏硅酸的溶液,其分子式可表示为mSiO2·nH2O,以胶团形式分散在水中,每个胶团由无数个SiO212缩合而成。在胶团的表面和水相接触的界面上形成Si-OH的水化膜。由于胶团含有大量带负电荷的羟基,因此能保持稳定性。同时,由于胶团粒径小仅几十纳米,因而具高度的分散性和良好透光性。胶团表面的

5、硅醇基的表面张力和水的表面张力接近,因此当它脱水形成连续的膜时能使附着的水滴铺展成水膜。2.1.2、硅溶胶附着在聚烯烃表面的途径聚烯烃塑料的结晶度高,表面无极性或弱极性,表面能低,因此属于难粘附表面。硅溶胶的表面张力较大,聚乙烯薄膜表面张力较小,因此硅溶胶本身难于粘结在聚乙烯表面。硅烷偶联剂是一类具有有机官能团的硅烷,可用通式表示为:Y(CH2)nSiX3,此处n=0~3;X—可水解的基因;Y—有机官能团。X通常为甲氧基、乙氧基、乙酰氧基等,这些基团水解时即生成硅醇Si-OH,可与硅溶胶结合形成硅氧烷。Y是乙烯基、氨基、环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巯基或脲基。这些基团可

6、与有机物质反应而结合。因此,通过使用偶联剂,将硅溶胶和高分子聚烯烃的界面之间架起了“分子桥”起到增加粘接的作用。例如:烷氧基硅烷在水中水解生成硅醇可表示如下:其与硅溶胶和聚烯烃塑料发生相互作用见图:图1硅烷偶联剂双桥作用示意图12只有Y基团能和聚烯烃起反应或与聚烯烃树脂相溶并起到吸附作用,才能使硅溶胶附着在聚烯烃表面。由于聚烯烃树脂非极性或微弱极性,因此Y基团应是结构与聚烯烃相似的基团,例如:①乙烯基:CH2=CH-②氯丙基:ClCH2CH2CH2-③r-甲基丙烯酰氧基:④ß-环乙基乙基:硅溶胶使用的偶联剂常用品种举例如下:A-151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CH2=CH

7、-Si≡(OC2H5)3A-174r—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Y-5272ß—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从上述分析可得出结论:硅溶胶能牢固粘附到聚烯烃表面是通过偶联剂的“双桥”作用。从而使聚烯烃薄膜表面形成一层优良的亲水层。这层亲水层表面硅醇基的表面张力与水接近,因此可使水铺展成水膜而起到防滴作用。其过程可图示为:(1)硅烷偶联剂遇到酸碱催化剂水解成Si-OH:(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例)(2)Si-OH之间脱水缩合成含Si-OH的低聚硅氧烷:a、自身相互缩合12b、与硅溶胶结合(硅溶胶用HO-Si-M表示)c、最后形成立体网状结构见图2硅溶胶胶粒图2硅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