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二章测试卷

高三一二章测试卷

ID:11516649

大小:172.3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2

高三一二章测试卷_第1页
高三一二章测试卷_第2页
高三一二章测试卷_第3页
高三一二章测试卷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三一二章测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13级物理单元测试卷(第一、二章)一、选择题(本题为不定项选择题)1.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s内和第2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m和7m.则刹车后7s内的位移是(  )A.24m B.20mC.75mD.25m2.物体A、B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C.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D.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3.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

2、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Ⅰ、Ⅱ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增大B.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C.Ⅰ、Ⅱ两物体的位移都在不断增大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4.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方向相反的水平拉力Fa、Fb分别作用于物体A、B上,使A、B一起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A、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且Fb=2Fa。以fA表示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以fB表示B受到桌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则()A.fA=0,fB=FaB.fA=0fB=2Fa

3、C.fA=Fa,fB=FaD.fA=FafB=2Fa5.一个质点在三个共点力F1、F2、F3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A.F1>F2>F3B.F1>F3>F2C.F3>F1>F2D.F2>F1>F36.如图所示,绳与杆均不计重力,所承受弹力的最大值一定,A端用绞链固定,滑轮O在A点正上方,(滑轮大小及摩擦均可忽略),B端吊一重物P,现施拉力T将B缓慢上拉(均未断)在杆达到竖直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绳子的拉力越来越大B.绳子的拉力越来越小C.杆的支持力越来越大D.杆的支持力大小不变7.如

4、图所示,质量为m的工件置于水平放置的钢板C上,二者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于光滑导槽A、B的控制,工件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在使钢板以速度v1向右运动,同时用力F拉动工件(F方向与导槽平行)使其以速度v2沿导槽运动,则F的大小为()A.B.C.D.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劈形物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物块A以某一初速度沿劈的斜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又加速返回,而物体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物块m上、下滑动的整个过程中()A.地面对物体M的摩擦力先向左后向右B.地面对物体M的摩擦力方向没有改变C.地面对物体M的支

5、持力总小于(M+m)gD.物块m上、下滑动时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二.实验题(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1)右面为“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装置.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测量同一组数据F1、F2和合力F的过程中,橡皮条结点O的位置不能变化B.弹簧测力计拉细线时,拉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下C.F1、F2和合力F的大小都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D.为减小测量误差,F1、F2方向间夹角应为90°②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拉力的大小为________N.(2).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从打

6、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图所示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OABCDEF5.007.109.1010.8112.7015.10单位:cm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①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_m/s2。②与纸带上D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__________m/s。1.一个热气球悬挂一个物体从地面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做匀加速运动,运动了10s后,物体与热气球脱离,又经过20s,物体回落到地面.求物体离地面的最大高度和到达地面的

7、速度.(g=10m/s2)2.如图所示,质量为mB=14kg的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A=10kg的木箱A在木板B上.一根轻绳一端拴在木箱上,另一端拴在地面的木桩上,绳绷紧时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已知木箱A与木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木板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现用水平力F将木板B从木箱A下面匀速抽出,试求:(sin37°=0.6,cos37°=0.8)(1)绳上张力T的大小;(2)拉力F的大小。3.如图,A、B分别是甲、乙两小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

8、v-t图象,根据图象计算(1)在8s前甲、乙两小球相距的最大距离(2)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小球再次相遇,相遇点与出发点的距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