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504165
大小:17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2
《fx-9860sd测量程序使用说明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FX-9860GIISD测量程序使用说明书2013.03.13更新一、程序文件的安装:1.解压文件“Fx9860CelangAddin.rar”。2.打开CASIOFA-124程序,将CL2012.g1a插件和要素文件上传到计算器的内存中。关于文件安装及同步的详细步就不讲了,不清楚的请百度一下。3.打开计算器会发现多了一个项目。4.注册是为了收集反馈使用情况和插件的兼容性,方便下次修改。5.注册是完全免费的。6.从12.09版开始取消试用的功能。7.主界面:按F1~F6选择功能。F1:坐标正算放样功能F2:坐标反算功能F3:隧道断面测量功能F4:边坡
2、放样功能F5:水准测量功能F6:坐标计算工具二.功能介绍:F1坐标正算:K=待求点的桩号D=待求点与中桩的偏距(左负右正)V=待求点与线路方位角的夹角,一般都是90度(斜交除外)。Ht=结构物的厚度(正减负加)。Rou:选择路线。Set:设置参数。K+:里程加上桩间距。K-:里程减去桩间距。K.D:切换显示结果样式按F1进入“选择数据库”(如右图)按上、下键移动选项,按EXE键选定文件,按F1查看平曲线要素;按F2查看竖曲线要素;按F3查看横坡/超高要素;按EXIT键重新选择文件。按EXE确认并返回(第一行显示打开的文件路径及要素数据文件名)参数设置
3、:Mk=正算时为与下一个桩号的间距。Mk=反算时为辅助桩号。Pd=平坡距;即平曲线设计线到高程设计线的距离,一般是1米吧。Hd=最大横坡距;就是超出这个范围的偏距不算横坡超高。(不含平坡距的距离。)设置好按F3或Exit确定并返回。坐标显示结果:K=待求点的桩号X=待求点的X坐标Y=待求点的Y坐标Z=待求点的(中桩)设计高程F=待求点线路方位角HP=待求点横坡坡度BH=待求点(边桩)高程。按任意键返回。放样模试在正算中按F5切换放样模式K.D坐标放样模式以坐标显示结果F.Y角度放样模式以方位角显示结果X:测站点X坐标Y:测站点Y坐标Z:测站点Z坐标Y
4、G:仪高JG:镜高设置完成后按EXIT返回。注:放样模式暂不参与高程计算结果显示:K:待求点桩号HR:与待求点的方位角HD:与待求点的距离VD:高差F2.反算功能:X=所测点的X坐标Y=所测点的Y坐标Z=所测点的Z坐标Ht=结构物厚度Dis=重显上次计算的结果其它和正算功能一样!反算功能结果显示K=待求点的里程/桩号D=待求点与中桩的偏距(左负右正)Z=中桩的设计高程P=待求点所在断面的横坡度H=边桩高程Gc=高差F3.隧道超欠挖X=所测点的X坐标Y=所测点的Y坐标Z=所测点的Z坐标Rou:选择路线Set:参数设置DM:打开断面数据文件AuxK:辅助
5、里程YOU/ZUO:应用在左洞或右洞参娄设置O.h=修正设计线到圆心的高差O.d=修正设计线到圆心的偏距(左负右正)。O.r=修正设计半径;如果断面尺寸发生变化时可以在这里进行修改;设置完成按F3或EXIT返回。计算结果:K=待求点的里程/桩号D=待求点与中桩的偏距(左负右正)d=待求点与圆心的偏距(左负右正)h=待求点与圆心的高差(上正下负)r=实测半径CQW=超欠挖(正为超挖,负为欠挖,也就是实测半径减去设计半径。)F4边坡测量:X:实测X坐标Y:实测Y坐标Z:实测Z坐标Ht:用于高程调整的(上负下正)比如一级挖方为零,第二为为-8米,第三级为-
6、16;参数设置:D:设计的距离(填方为坡顶挖方为坡脚)HP:路面超高的宽度(左负右正)PB:边坡的坡比(比如1:1.5输及1.5)结果显示:K:待求点的桩号D:待求点偏距(左负右正)Z:设计线的设计高程h:高差(上负下正,负挖正填)但是要考虑结构物的厚度d:距离差(这个不重要)Dc:填挖超欠值,(负往外移,正往设计线方向移)F5.水准测量:这个功能只要是用于配合水平仪测量时使用。BM=水准点高程BS=后视读数FS=前视读数FH=所测点的高程F6.坐标正算工具X1=起算点X坐标Y1=起算点Y坐标D=起算点到待求点的距离V=起算点到待求点的方位角结果为待
7、求点的X、Y坐标按F2切换坐标反算工具F6.坐标正算工具两点坐标求出两点的距离和方位角按F1切换坐标正算工具嗯,这两个工具就不再多说了,,平曲线数据库:QDK=线元起点里程QDA=线元起点方位角QDX=线元起点X坐标QDY=线元起点Y坐标QDR=线元起点半径ZDR=线元终点半径ZDK=线元终点里程DataNum=当前数据在第几条,按F1显示下一条,F2竖曲线,F3超高竖曲线数据库:QDK=竖曲线的起点里程BPA=变坡点的里程BPH=变坡点的高程QDi=竖曲线前坡坡度(上正下负)ZDi=竖曲线后坡坡度(上正下负)BPR=竖曲线的半径ZDK=竖曲线的终点
8、里程DataNum=当前数据在第几条,按F2显示下一条,F1平曲线,F3超高横坡/超高数据库QK=横坡起点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