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495961
大小:1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2
《经尿道气化电切治疗腺性膀胱炎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经尿道气化电切治疗腺性膀胱炎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气化电切加膀胱内灌注药物治疗腺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对35例腺性膀胱炎患者行经尿道气化电切术及术后膀胱内丝裂霉素灌注治疗。结果35例随访一年,治愈32例,好转2例,一例于术后4个月复发。结论经尿道电气化镜电切加膀胱内药物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是理想的治疗方法,即可消除临床症状,又可预防复发及癌变。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经尿道电气化电切术;膀胱化疗药灌注 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多数都以尿频、尿急、下腹胀痛或隐痛的症状就诊。经检查尿常规正常,尿培养无菌生长。经抗炎,对症治疗,效果不佳时,行膀胱镜检查
2、,病理活检明确诊断。我院从2002年1月~2008年3月共收治腺性膀胱炎患者35例,均采用经尿道电气化镜电切、电灼。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等治疗措施,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35例,男6例,女29例,年龄33~72岁,平均46岁。病程2个月至5年不等,平均2年。临床主要与尿频,尿急,尿痛,下腹胀痛等膀胱刺激症状23例,伴有排尿不畅8例,镜下血尿4例,前列腺增生4例,膀胱结石2例。全组病例均经膀胱镜及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 1.2治疗方法全组病例均经尿道电切(电气化)术。术后2周开始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20mg加生理盐水
3、20ml,每周一次,8次后改为每月一次,总共18次。 1.3疗效评价本组35例按如下标准评价疗效,①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膀胱镜检查病变消失;②好转:临床症状减轻,膀胱镜检查无病变发现;③未愈:临床症状未改善,膀胱镜检查病变复发。2结果 本组35例中治愈32例,好转2例,复发1例。3讨论 3.1腺性膀胱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腺性膀胱炎发病机制至今不完全明确,有文献报道腺性膀胱炎易伴发尿路上皮癌,所以被认为是潜在的癌前期病变[1]。也有人认为:腺性膀胱炎病因可能与膀胱感染,梗阻,结石等慢性刺激有关[2]。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以泌尿系感染症状为主,
4、为非特意性,经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本组已证实。有部分病人经抗感染,对症治疗后,症状可暂时缓解,但反复复发。 3.2腺性膀胱炎的诊断我们认为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主要依据膀胱镜检查取病理组织活检证实。本组病例均进行了膀胱镜检查及病检明确。膀胱镜下观察病灶范围,多数在三角区及膀胱颈口,有部分病人可在输尿管口周围及膀胱侧壁发现病灶。如病变累及输尿管口,可出现肾积水表现[3]。 3.3腺性膀胱炎的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治疗主要以腔内镜电气化电切术为主,术后再膀胱内灌注化疗药物,收效满意,临床效果好,本组已证实。本组35例经膀胱镜检取病理活检明确诊断后,在持硬
5、麻醉下,采用STOZE公司生产的电气化镜进行膀胱内病灶切除,电灼等处理。切割深度达浅肌层,防止切穿膀胱。2例膀胱结石患者一并处理,4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同时进行了前列腺电气化术,术后保留尿管5~7天,持续生理盐水膀胱冲洗,拔出尿管后排尿正常,无血尿出现。本组有4例病灶累及输尿管口周围,我们先行输尿管插管,保护好输尿管口,再行电切病灶,这样切除彻底,术后无复发,经复查无输尿管口狭窄等并发症发生。 为防止病灶复发及癌变,我们常规于手术后两周开始采用丝裂霉素膀胱内灌注,每周1次,共8次,后改为每月1次,总共18次。灌注方法为:先给病人导尿,放尽膀胱内尿
6、液,保留尿管,再将20mg丝裂霉素加生理盐水20ml,经尿管注入膀胱内,再抽5ml生理盐水,缓慢注入尿管内,边注入边拔出尿管,这样可防止拔尿管时药物进入尿道内,对尿道的刺激。灌注药物完毕后,嘱病人前、后、左、右四个方位睡觉,每个方位30分钟,或每个方位15分钟,重复2次。两小时后,嘱病人排尿。这样膀胱内每个部位均有药物接触,收效满意,症状完全消除。 3.4随访,复查本组病例全部随访达1年,其中2例术后随访3个月时症状未完全消除,仍有尿频及膀胱区胀痛不适感。膀胱镜检查无病灶复发。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有1例在术后4个月症状复发同术前,经膀胱镜检
7、发现病灶复发,再次手术后治愈。全组病例均在膀胱灌注疗程完后,再次复查膀胱镜检,无1例复发。 我们认为腺性膀胱炎,经腔内镜治疗及术后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治疗,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且病人在灌注过程中无不良反应,无尿路刺激症状,是理想的治疗方法。参考文献[1]陈志强,马胜利,吴天鹏等.腺性膀胱炎专题讨论[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3,18(1):60-62.[2]方平.王文成,马腾骧.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电灼治疗腺性膀胱炎[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1996,(11):96-96.[3]韩宇,许勇,符伟军,等.腺性膀胱炎伴肾积水并发症的治疗分析[J]
8、.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8,(3):209-21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