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法家“法治”与现代“法治”的异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法家“法治”与现代“法治”的异同第25卷第4期V01.25No.4长春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版)J0岫lal0f~angchunNormalu陀rsity(H1删aIl∞andSocialScien~)2OO6年7月Ju1.2OO6论法家"法治"与现代"法治"的异同张邻(长春税务学院马列部,吉林长春l3cr7l7)[摘要】我国古代法家的"法治"与现代法治的含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古代法制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维护王权的绝对权威.现代法治是民主制度的产物,它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使社会最高权威非人格化,其目的在于保护民主制度和公民的合法权利.区分两种法
2、制的不同,才能澄清思想混乱,正确认识,理解和把握现代法治的真意.【关键词】法治;人治;德治【中图分类号】D9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8x(2006)o4—0039-03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确立了我国法治化的目标,标示着我国治国思想,治国理论,治国方略的重大变化和转折.但是,传统的政治文化和法律文化沉积已久,并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打下了深深的印记.其中,作为传统政治和法律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家"法治"思想和"法治"理论,一直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有着深深的影响.法家"法治"与现代"法治"
3、在汉语言的行文上虽然一字不差,但是二者之间的含义却相去甚远.在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的过程中,区分两种"法治"的区别,是澄清思想混乱,树立社会主义现代法治观念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观念基础.一,两种"法治"语境的不同法家的"法治"是相对于儒家的"德治"而提出来的,是与"德治"相对应的一种治国方法.在春秋末期"礼崩乐坏",儒家代表人物孔丘主张"为国以礼",通过道德教化,使人们知荣辱贵贱,安分守己.在统治方法上儒家主张"德治,仁政",强调,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轻视法的作用,反对暴政,反对严刑酷罚.儒家认为,只要通过道德
4、教化,就能使民众重义轻利,顺从而不反抗.当然,儒家也并不是一概否定法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而是主张"德主刑辅",反对的是专断滥罚.孔子认为,对于民众来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由此可见,儒家主张"德治仁政","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与儒家治国主张相对,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以法为本".他们认为君王应独掌立法大权,法是由君王操持的推行其统治的最重要的工具.法是判断人们行为是非功过的唯一标准,是非曲直应皆断于法.为了使法更好地发挥作用,法家认为法应与"术","势"相结合."术"即君王应当有驾驭臣下,实施{去令的权
5、属和策略."势"即君王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可见,法家在治国方法上主张以法为根本,以"术","势"为辅助手段.这就是法家"法治"的核心内容,是与儒家的"德治仁政"相对应的另一种治国方法.现代"法治"是针对封建专制——人治而提出的另一种治国方略.人治即依靠贤君来治理国家,社会最高权威与某个人(或某些人)的人身紧密联系.人治是基于对人性的乐观估计,认为某个人或某些人具有超常的能力和良好的美德,把最高权力交由他们来掌握,就能很好地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在社会实践中,经验告诉人们人治社会是一人或少数人之治,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当权者是按着自己的意志而非按着事
6、先确立的规则来行为,并且,其行为往往是自利性的,同时,人们也意识到,理想的人治虽然是美好的,但在实施中有两大难题难以解决,其一是如何发现富有理智,具有超高智慧,具备高尚德行的仁君.其二是即【收稿日期】2OO6—04—08【作者简介】张邻(1~64一),男,内蒙古林西人,长春税务学院马列部副教授,从事政治学教学与研究.?39?使找到了这样的人,如何防止其在掌握权力以后变质,堕落.封建社会中的君主专制,皇权世袭,使这两大难题变得不可克服.人治的理想是美好的,但是人治的变数太大,难以控制和操作.法治以对人性的悲观估计为出发点,认为人都是有弱点的,人最大的弱点
7、在于人都有情欲,都可能被某些事物所诱惑而陷入错误.人治社会中掌握权力的人随时都可能滥用权力,对人类社会构成极大的伤害.而法治则不然,亚里士多德认为"法律是没有感情的智慧","富有智慧而免除情欲","如果要求法律来统治,即使要求神氏和理智来统治;如果要求有一个个人来统治,便无异于引狼入室.因为人的情欲如同野兽,虽至圣大贤也会比被强烈的情欲引入歧途,唯有法律拥有智慧而免除情欲."因此实行法治要好于人治.现代法治无论如何丰富发展,追根溯源都滥觞于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就是在对人治和法治的比较中产生的.时至今日,我们在讨论有关法治问题时也
8、总是在致力于去掉人类政治生活中的人治的不合时宜的成分.其实,亚里士多德在他早年的时候是赞同"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