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九上鼎湖山听泉同步测试

苏教版语文九上鼎湖山听泉同步测试

ID:11475020

大小:123.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2

苏教版语文九上鼎湖山听泉同步测试_第1页
苏教版语文九上鼎湖山听泉同步测试_第2页
苏教版语文九上鼎湖山听泉同步测试_第3页
苏教版语文九上鼎湖山听泉同步测试_第4页
苏教版语文九上鼎湖山听泉同步测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九上鼎湖山听泉同步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鼎湖山听泉》         ●基础巩固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肇庆( ) ②泠泠( ) ③淙淙( ) ④一脉( ) ⑤怅惘( )   ⑥汩汩( ) ⑦古刹( ) ⑧拾级( ) ⑨污垢( ) ⑩繁衍( )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划出并在后面改正。   引我暇想 顿生雀跃 寻声而去 盘旋曲折 伸手欲缆    清澈透明 山鸣谷应 小心翼翼 炯然相异 新陈代谢    3.选词填空。   ①过了寒翠桥,还没踏上进山的石径,泠泠淙淙的泉声就 (A迎 B扑 C拂)面而来。   ②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使我想起

2、在家散步时,常常 (A绕 B趴 C偎)我膝下的爱女。   ③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 (A涌 B掀 C推)去。   ④钟声来自半山上的庆去寺。寺院依山而造, (A藏 B嵌 C耸)于千峰碧翠之中。   ⑤有时,泉水在树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 (A潭 B片 C泓),再向前寻,已不可得。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山方知泉水非止一脉,前后左右,草丛石缝,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   B.原来,这是200多年前,引自锡兰国(今名斯里兰卡)的两棵菩提树。   C.

3、寺内一口千人锅,直径近2米,可容1100升,颇为引人注目。   D.当地的同志告诉我,鼎湖山的森林,虽经历代变迁而未遭大的破坏,还有赖于庆云寺的保护。   5.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必须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资金匮乏,二是人才紧缺,三是基础设施落后。   B.切实地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是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C.日本大坂举行的第46届乒乓赛上,我国男女健儿奋力拼搏,一举囊括全部七项冠军。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

4、力。   6.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旅游者的行踪把所见所闻表现出来,但又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景色的赞美上,而是归结到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B.本文主要内容是写鼎湖山的泉水,开头一段却首先写山中蒙蒙的细雨和雾气,这是因为雨和雾遮挡了视线,“眼不见,耳则愈灵”,突出了本文“听泉”的特点。   C.本文主要内容是写鼎湖山的泉水,但文中却用大量的文字写庆云寺的钟声和菩提树,这是因为庆云寺的钟声和菩提树都和佛教有关,这样写更能衬托出鼎湖山环境的清静,突出“听泉”的特点。   D.课

5、文写景之中注意显示自己感情嬗变的历程:有些怅然——萌生爱意——“顿生雀跃之心”——听中悟理——美好祝愿。   7.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中的格式相似,修辞手法相同。(8分)   例句:我愿是一朵欢乐的浪花,为大海营造一点生机。    仿写: , 。   二、阅读理解   ①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

6、,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②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8.①②两段文字所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9.第②段写鼎湖山树的浓密,与课

7、题“听泉”有什么联系?      10.“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一句中,“此中精神”所指的内容是什么?      1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鼎湖山为岭南四大名山之一,作者却单选无数山泉,且又只在一个“听”字上用足了功夫,单这选材,这角度,足以让人叹服。   B.文中多处运用衬托的手法,如用景物朦胧、视线模糊来反衬听觉的敏锐,泉声的清朗;用低处泉声反衬高处泉声的悦耳;用白天听泉反衬深夜听泉的清晰。   C.作者听泉听得如痴如醉;听泉,听

8、得百感交集。读者读着这篇散文,也如同有一股清澈的泉水流过心头,让人得到美的享受与爱的升华。   D.文章最后说“我愿清泉永在。我愿清泉常鸣”是由于作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