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学习张仕云

问题探究学习张仕云

ID:11474108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2

问题探究学习张仕云_第1页
问题探究学习张仕云_第2页
问题探究学习张仕云_第3页
问题探究学习张仕云_第4页
问题探究学习张仕云_第5页
资源描述:

《问题探究学习张仕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问题探究学习”的认识与反思踏水实验学校:张仕云[摘要]问题是探究的起点。如果没有问题就没有了探究的对象。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此,要让学生学会探究,就应该注重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关键词:认识实践反思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以“问题学习”为核心,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教学实践活动,下面就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就探究性问题的设计谈谈自己的几点认

2、识与反思。一、“问题学习探究”的认识:问题学习探究教法,即教师把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然后通过学生学习教材,师生共同讨论探究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想成为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的动机,鼓励学生超越自我、超越同学、超越老师。要在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的问题设计是关键,下面就创设问题情境谈

3、谈自己的几点认识。一个精彩的问题应该有如下的某些特征:(1)自然合理,以一定的积累为基础,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或对学习、理解、掌握、应用前后数学知识有很好的作用。这一过程,要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中引出数学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对了解周围世界和解决实际问题是有用的,使他们逐步学会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圆的知识”第一节课时,我是从现实生活中最熟悉的例子来设置疑问:“车轮为什么不做成正方形或三角形的而做成圆形的呢?”从

4、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圆研究探索的学习兴趣,由此导出课题引入新课。然后我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比较系统地研究、学习圆的有关性质及其应用”。(2)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聚精会神地投入进来,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有趣味,有挑战性。(3)易理解,问题是简明的,问题情景是学生熟悉的;如有理数的加法:想一想:“(-3)+(+2)=?能否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探索结果?”(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生1:(-3)+(+2)=-1。如:以正东为正。向西走3米,记作-3,再向东走2米,记作+2米。整个过程向西走了1米

5、,记作-1。因此,(-3)+(+2)=-1。生2:我欠小王3元钱,记作-3。第二天,小王向我借了2元钱,记作+2。结果我还欠小王1元钱,记作-1。因此,(-3)+(+2)=-1。师:刚才两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探索出(-3)+(+2)=-1。同理,我们也可以探索其它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结果。由此枯燥的法则引出课题,一则学生有兴趣,二则让学生觉得数学公式也是有来历的,三则让学生自信,因为自己也可以推导法则,过一把探索、创新的瘾。(4)时机上的适当,难度的适中,对于较难或复杂的问题应有提纲、有层次性。如“字母能表示什么

6、”教学设计为了迎奥运会,按要求搭2008个正方形需多少根火柴棒?问:1、搭1个、2个、3个正方形各需多少根火柴棒?请同学们自己搭4个、5个、6个……正方形,2、照这样搭10个正方形需多少根火柴棒?3、照这样搭100个正方形需多少根火柴棒?4、你能发现正方形的个数与所需火柴棒的根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提问:1、你是怎样知道搭100个正方形需要301根火柴棒的?如果要搭a个正方形,那么需要多根火柴棒?2、你掌握了几种方法?并说说你的方法。3、你认上述的方法中哪种方法更好,说说你的理由。由同学们的参予情况可以知道,他们逐渐

7、接受了将一道“难题”一点一点“啃”下来的思维方式,化难为易,效果很好。这样,不仅教给了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揭示了整个思维过程。如果仅仅用由易到难的教学模式,学生当时掌握的程度可能没有区别。但下次遇上同类的问题,设置障碍再化难为易、深入浅出会让学生回忆此时的情景,这样解答自然不在话下,思维能力由此也逐步提高。二、在“问题探究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也走了不少的弯路,下面就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几点反思。1、问题解决的过程并非是一个按照事先确定的顺序机械地予以实行的过程。随着问题解决活动的深入,

8、新的关系的暴露,已有的想法很可能会发生改变,并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原先被认为很有希望的途径可能被揭示为没有前途的“死胡同”,此时必须作出评估、调整,重新进行“问题提出”,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如:目前所面临的困难是什么?是否真正弄清了题意?在已进行的工作中是否存在隐蔽的错误?等等,切莫“心中无数”,只是“一股劲地往前走”,要经常自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