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顾效率与公平教案

兼顾效率与公平教案

ID:11472942

大小:8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2

兼顾效率与公平教案_第1页
兼顾效率与公平教案_第2页
兼顾效率与公平教案_第3页
兼顾效率与公平教案_第4页
兼顾效率与公平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兼顾效率与公平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泉州市观摩课2006年12月14日《兼顾效率与公平》教案南安一中政治组魏永灿【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效率的含义、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2)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解释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3)能使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解释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2、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辩证的认识和对待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如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学会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2)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

2、收入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教学重点】1、效率与公平的含义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教学难点】1、效率与公平的含义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教学方法】调查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探究式教学法、讲授法等。【教学手段】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第7页(共7页)泉州市观摩课2006年12月14日【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在经济学领域有这样一个比方,把社会财富比作一块“蛋糕”

3、,我们的目标就是把这块蛋糕做大,把蛋糕分配得更合理。那么怎样才能把这块“蛋糕”做得更大呢?怎样才能把这块“蛋糕”分配得更合理呢?这就涉及我们分配领域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七课第二框《兼顾效率与公平》。新课讲授二、兼顾效率与公平现在我们让同学们来汇报一下,大家课前调查南安市区新华都商场和安盛超市的营业员,他们的报酬包括哪些?又是怎样计算的?学生汇报:……教师导入:新华图书城A店和B店均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高一配套辅导用书,我们来看看他们各自的招聘要求和报酬。<幻灯片展示>招聘启事

4、1:新华图书城A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高一配套辅导用书。要求:会讲普通话,具有一定的营销能力。报酬:30元/天。招聘启事2:新华图书城B店现要招聘一批推销员,推销高一配套辅导用书。要求:会讲普通话,具有一定的营销能力。报酬:底薪10元/天,每推销出一套辅导用书可获取10元提成。招聘启事1与招聘启事2对比A店:30元/天B店:底薪10元/天,每推销出一套辅导用书可获取10元提成对比招聘启示1和2,发现同样是推销高一配套辅导用书,招聘要求一样,但报酬却是不同的,请大家思考第一个问题:①如果你是老板,你

5、会采取哪种分配方式?为什么?学生回答:……阐述理由:A店老板的分配方式不能激发应聘者的工作积极性,每天的工资是固定的,所以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导致工作效率低下。B店老板的分配方式能够调动应聘者的工作积极性,在利益的驱动下,能刺激工作者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促使工作者在更短的时间内推销出更多的辅导用书。教师抓住学生所说的“工作效率”,进行设问:什么是效率?板书:(一)效率与公平第7页(共7页)泉州市观摩课2006年12月14日1.效率的含义效率的含义: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

6、用的程度。也就是以最小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收益。书本中计算会议成本就是讲究人力资源和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我们应有效率观念,做事讲效率。教师提醒学生思考第二个问题:②如果你是应聘者,你更愿意到哪家店工作?为什么?学生回答:……板书: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教师总结:(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那么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2)一般来说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当一个人的

7、报酬与他的贡献相挂钩时,就会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像上面新华图书城B店老板的做法就注意把推销员的报酬和贡献结合起来。如果一个人的报酬与他的贡献不挂钩时,就会挫伤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像书中插图“分配不公,企业破产”就是很好的说明。(3)刚才我们说把社会财富比作一块蛋糕,那么要想把蛋糕做大,就要怎样做?(提高效率)所以在这里如何把蛋糕做大的问题就是效率问题,而怎样把蛋糕分得均匀,分得合理则是公平的问题。<幻灯片展示>公平是平均主义吗?公平允许差异存在吗?(公平就是没有差异不?)坚持公平的收入分配有何意义?学生

8、讨论:……板书:3.公平的含义教师总结:(1)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公平不是平均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公平是绝对的平均主义,不考虑客观差异,是不讲效率的“公平”,实际上是不公平。(结合文中开头“记工分”和计划经济时代闽南“农村笑话”进行强化)(2)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允许收入差距的存在。就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来说没有一定的收入差距也是不现实的(结合文中开头老吴和大李收入差距明显的原因进行分析)。当然收入差距是有限度的,限度是能够保证人们的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