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46574
大小:350.9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08
《声情教育学会「小故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1頁,共7頁聲情教育學會「「「小故事「小故事‧‧‧大‧大大大『『『『學問學問』』』計劃』計劃」」」(2007」(2007(2007-(2007---2008)2008)2008)2008)計劃簡介1.計劃背景聲情教育學會(下稱學會)的宗旨為培養學童的學習動機,透過全腦學習、小組協作等,令學童得以全面發展,達至「聲歡欣,情至親,教快樂,學開心」的目標。為進一步推廣聲情教學,學會「從幼」做起,由2005年3月開始,分階段開展「聲情教學平台計劃」,以在幼稚園推展聲情教學,並透過互動交流,匯聚品質圈文化,藉以有效地提升、持續及完善教師的專業發展。幼兒教育著重多元智能感官發展,互動協作學習。教
2、師如何引導幼兒學會學習,將生活經驗與學習結合,以更有效地發揮建構學習及合作學習的效能,實為教學的要點。由是學會由教師層面入手,在2006年9月開始由優質教育基金撥款資助,透過推行為期一年的「故事『學』堂計劃」(2006-2007)(下稱計劃),以故事及話劇為焦點學習媒介,並透過跨校教師培訓形式進行技術轉移,令教師能有效地組織學習活動,活用在課堂以提升學生的不同智能發展。整合過往在幼稚園推行聲情教學的經驗後,學會期望能延展其深化計劃,讓教師能更有效、多維地運用朗讀與提問、戲劇教學的原理及元素。故此,學會將於2007至2008年度推行「小故事‧大『學問』計劃」(2007-2008)(下稱學
3、問計劃),透過故事教學法,包括情感朗讀、故事提問及戲劇元素為基礎,發展一套切合校本需要且整全的故事教學策略。2.目的老師能掌握在課堂運用合作學習的技巧,提升學生的說話及聆聽能力提升老師的發問技巧,讓學生透過小組合作,改善學習差異情況透過戲劇啟發童心,激發學生創意學習建立開放學習文化,提高教與學的效能,邁向專業3.對象高班及低班幼稚園老師。每所成員學校各派四位老師受訓。4.推行方案時間表工作籌組期培訓期總結及檢討簡介會學校發展主任開放教室工作坊系列成果分享會出版時間表招募及甄選校本支援(行動學習)(月/年)9-12/20079-12/20075-8/20071-5/20086-8
4、/20086-8/20081-5/20081-5/2008©聲情教育學會聲情教學平台計劃15.2007「小故事‧大『學問』」(2007-2008)簡介第2頁,共7頁5.工作計劃計劃由一名學校發展主任及一名研究助理負責整個計劃。學會與成員學校以互不從屬的形式合作,在平等、互信、互利及互相尊重的原則下結為夥伴。計劃主要為學員提供兩大培訓項目:(一)工作坊系列,(二)學校發展主任校本支援;計劃又會以「開放教室」(行動學習)及成果分享會作為展示平台,以讓學員分享心得,展示所學,檢視效能;為與計劃以外的同工分享成果,計劃將透過出版及網頁以作展示及交流平台。項目細項內容學校發展主任一名,為計劃總
5、負責人,負責學術研究及校本支援計劃成員聲情教育學會研究助理一名,負責協助學校發展主任進行並研究有組成部分關計劃及行政支援等工作受訓老師每所成員學校派出四名老師接受培訓學會與成員學校以互不從屬的形式合作,在平等、互計劃形式夥伴協作信、互利及互相尊重的原則下結為夥伴星期六舉行,共六次包含三大範疇:朗讀及提問、戲劇元素與教學、課程工作坊系列勘察目的:為學員提供充份的輸入,讓學員能在理論及實踐上雙軌發展由學校發展主任到校進行校本支援,約到每所學校六至八次按不同階段,學校發展主任於課堂內擔任示範者、協學校發展主任作者及觀察者的角色,以有效地提升學員的教學效能計劃內容校本支援與學
6、校一起研究以故事引導教學的方案目的:與學員建立協作夥伴關係,為他們提供個別支援;並與成員學校作協作研究,期望能發展一套切合校本需要且整全的故事教學策略建基於正面、積極、互信、分享層面的觀課活動開放教室目的:為學員提供展示平台,從更多角度了解自己的(行動學習)教學集結各成員學校進行成果分享會成果分享會目的:總結及檢討整年計劃,為未來發展作前瞻與部署出版計劃刊物,派予全港幼稚園、小學及有關教育團出版計劃產品體網頁於學會網頁發放計劃消息©聲情教育學會聲情教學平台計劃25.2007「小故事‧大『學問』」(2007-2008)簡介第3頁,共7頁6.評鑑及預期成效透過問卷及觀課,收集
7、質化及量化的基線數據。數據種類收集方法質化問卷或訪談(校長、老師、學生)、協作及觀課、受訓老師自我評鑑及反思、成員學校文章/感受分享、中期分享會議、成果分享會、課程資料研究量化協作及觀課、統計、課程資料研究預計計劃完結後,老師及學生可達以下指標:受訓老師學生老師能在課堂中運用朗讀的元素及技巧學生能在日常交談中運用的詞彙及句子老師能為學生提供一個有機會運用大較前多量詞彙的環境學生在課堂內的展示機會有所增加老師能在課堂中安排適切及有效度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