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464710
大小:3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2
《论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防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防范论文提纲:文章开头一、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状(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界定(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和程度(三)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和手段二、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一)内部原因(二)外部原因三、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一)加强会计执法力度,以企业经营者为核心,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界定以经营者业绩为基础的经营者权力、责任和利益合理的“制度安排”体系(二)加强会计人员会计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从业素质(三)深化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四)实行会计委派制度,强化财务监督和内部管理(五)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
2、制度,完善审计监督体系(六)加快企业改革步伐,使之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结束语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运动状态的经济信息。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科学管理和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虚假的会计信息必然造成决策失误,经济秩序的混乱。朱镕基总理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为该院题下语重心长的“不做假帐”四个字校训,但假帐问题依然十分严重。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证券市场发育不良、社会交易费用高昂、企业筹资困难等等,在很大程度上都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有关。一、我国会计信
3、息失真现状(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界定 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及其成果,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舞弊行为。(二)会计信息失真的范围和程度6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假帐泛滥,会计管理软弱无力,CAP信用降至谷底,中国证券市场连续不断发生的深原野、银广厦、黎明股份等一系列欺诈案的揭露,就象一枚枚重磅炸弹炸开,根据吴联生(2001)的统计和估计,1984年到1999年的16年中有15年估计总体违纪金额超过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其中,7年超过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1988年总体违纪金额更是达到了当年国民生
4、产总值的3.45倍。在2002年,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对部分企业2001年度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工作。此次共检查了保险、烟草等行业192户企业以及相关的91户会计师事务所,共查出这些企业资产不实115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24.2亿元,利润不实24.2亿元。在这些被检查企业中,资产不实5%以上的企业有36户,占总户数的18.75%;利润不实10%以上的企业有103户,占53.6%;利润严重失真,虚盈实亏企业19户,原报表反映盈利1.35亿元,实际亏损1.72亿元,虚亏实盈企业8户,原报表反映亏损1.62亿元,实际盈利4.13亿元;另外,还有22户企
5、业存在账外设账问题。而我国审计署在2001年组织力量对1290家国有控股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审计时发现,会计报表严重不实的企业占68%,有的虚盈实亏,有的虚亏实盈,有的把大量资金作体外循环或私设小库,各类违纪违规问题金额多达1000多亿元;在审计38个中央部门2004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时,查出各类违规问题金额90.6亿元,占审计资金总额的6%。其中12个部门存在预算编报不真实的问题,一些部门的下属单位通过多报人员、虚列项目、重复申报、随意调高预算标准、夹带非预算拨款单位等方式,虚报多领预算资金4.91亿元。(三)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及手段1、
6、随意调节收入、成本,制造虚假盈亏。制造虚假盈亏的目的主要是:一方面为了满足企业或管理者的某种政治上或经济上的目的。如上市资格、配股资格、获取贷款信任等;另一方面是隐匿盈利达到偷逃分红的目的。而通常制造虚假收入、成本则往往采用以下手段:(1)利用虚假合同和虚假凭证虚增或虚减当期收入;(2)不按确定的收入确认原则反映当期收入。销售实现时不及时入帐,销售未实现而又提前入帐。如委托代销商品需按确认收入而未确认。(3)利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及其他关联企业间的关联交易制造虚假收入,虚增利润。(4)对当前存在的商品现金交易常常利用不开或少
7、开收入凭证来隐匿收入,从而达到偷逃税款或私设小金库,个人或集体私分的目的。(5)不按规定进行成本核算,乱挤成本。如将由“应付福利费”“基本建设工程”等列支的成本用“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列支,造成成本虚增。(6)不按规定乱提乱摊费用,造成成本费用虚列。主要是利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随意调节当期成本、费用;“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不按规定摊销或转销;各项资产的各类准备金(损失、跌价等),折旧不按规定提取。(7)不按规定分配成本费用及进行存货计价或成本计算。如制造费用与期间费用的划分各种产品成本的划分,收入与成本不遵循配比原则随意列
8、支成本。2、制造虚假凭证或财务收支手续不全,造成转账作弊及费用的虚假开支。(1)采用不实凭证进行报支,假公济私。如利用假发票虚报支出,假公济私;涂改、篡改开支凭证等。(2)以“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