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463306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2
《预埋件施工与质量管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预埋件施工与质量管理朱增祥丹东市元宝建筑工程公司,辽宁丹东118000文章摘要:预埋件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详细介绍了预埋件的施工全过程,并提出了质量控制的方法。(共2页)文章关键词:预埋件建筑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环节文章快照:。3.2预进埋件焊后的外观质量检查取样方法;同一台班完成同一类型成品中抽10%,并不少于5根.检查结果需符合焊接质量要求。力学性能检查取样方法:一般以300件同类型产品作为一批,每批成品中抽取三个试件进行拉伸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4预埋件固定方法预埋件位置固定是预埋件施工中一个重要环节,针对预埋件所处位
2、置的不同,应选用不同的有效固定方法。4.1预埋件位于现浇混凝土上表面时,根据预埋件尺寸和使用功能的不同,有如下几种固定方式。(1)平板型预埋件尺寸较小,可将预埋件直接绑扎在主筋上。但在现浇混凝土过程中,需随时观察其位置情况,出现问题应及时解决。(2)角铁预埋件也可直接绑扎在主筋上。为防止角铁预埋件下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应在固定前先在预埋件上钻孔供混凝土施工时排气。(3)面积大的预埋件施工时,除需用锚筋固定外,尚收稿日期:2003—06-07作者简介:朱增祥(1946一),男,辽宁丹东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管理工作。48朱增祥:预埋件施工与质量管理第l0卷需
3、在其上部点焊适当规格角铁,以防止预埋件位移。必要时并在锚板上钻孔排气。对于特大预埋件,需在锚板上钻振捣孔,以振实混凝土;但钻孔位置,大小不得影响锚板的正常使用。4.2预埋件位于混凝土侧面时,可选用下列方法(1)预埋件距混凝土表面浅,面积小时,可采用卡子的简单方法,利用螺栓坚固卡子使预埋件紧贴模板,成型后拆除卡子,重复使用。(2)预埋件面积不大时,可用普通铁钉或木螺丝,将预先打孔的埋件固定在木模板上,当混凝土断面较小时,可将预埋件的锚筋接长,帮扎固定。(3)如预埋件面积较大时,可在预埋件内侧焊接螺帽,用螺栓穿过锚板和模板与螺帽连接、固定。螺栓的大小和数量可视
4、实际情况确定。此时,螺栓可重复使用。上述各种预埋件的固定方法主要是针对木模板而言。当施工现场采用钢模板时,在模板上打孔、钻孔,然后在其外部覆上木板,即可按同样方法施工。此块钢模板供在预埋件处专用。4.3预埋件固定检查(1)锚筋不得与主筋相碰,且应设置在主筋内侧,锚筋不应中止在保护层内。(2)预埋件不应突出于混凝土表面,也不应大于构件的外形尺寸。(3)预埋件位置误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值:中心线位移:5mm;水平标高:+3、~Omm。5混凝土施工及养护混凝土浇筑:在检查守模板,钢筋、预埋件等均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如发现预埋件在混凝土浇注中位移.应停止浇筑,查
5、时原因,妥善处理,并注意一定要在混凝土凝结之前重新固定好预埋件。混凝土浇注中,一般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严禁振捣棒与预埋件直接接触。在预埋件附近,应小心谨慎,边振捣边观察预埋件,当使用附着式振捣器时.对侧面预埋件影响较大。因而,施工中注意及时矫正预埋件位置。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应注意加强养护,保持预埋件周围湿润,防止混凝土干缩变形引起预埋件内空鼓。拆除位于预埋件处模时,应认真仔细按着操作程的要求除。拆除。拆摸时混凝土强度尚低,须防止因拆模而破坏锚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能力。拆模步骤:先拆除周围的模板,放松螺栓等固定装置,轻轻敲击预埋件处的模板,
6、待松动后拆除。模板拆除后,应检查预埋件位置是否正确,混凝土是否有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对预埋件产生影响混凝土结构中,预埋件中心线偏移不应大于lOmm。对于超出误差范围的预埋件,无论是预制装配结构,还是现浇结构,均应针对具体情况确定其处理方法。TheConstructionandQuafityControlofthePre--buriedPartZHUZeng——Xiang(y忱∞ConstructionandEngineeringCompan相关文章:[1]优化#8纸机生产条件,提高车速《质量与市场》2003年09期[2]国产1000m/min纸机基础板的安
7、装《北方造纸》2004年05期[3]纸机上常用喷嘴的选用《生活用纸》2007年18期[4]Voith访谈:从纸机制造商到流程供应商《国外造纸》2007年05期[5]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的运行特性《制冷技术》2007年03期[6]造纸产业发展政策《造纸信息》2007年11期[7]精良的设备高效的服务全方位服务中国造纸行业——美卓造纸机械采访报告《造纸信息》2007年11期[8]造纸产业发展政策《纸和造纸》2007年06期[9]造纸产业发展政策《北方造纸》2007年11期[10]造纸产业发展政策《江苏造纸》2007年04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