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459155
大小:83.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2
《轮流坐庄的镁铝电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轮流坐庄的镁铝电极绍兴一中分校吴文中【Mg—HF(aq)—Al电池】1.已知Al3++3e-=Alφθ=-1.676Al(OH)4-+3e-=Al+4OH–φθ=-2.310AlF63-+3e-=Al+6F–φθ=-2.07Mg2++2e-=Mgφθ=-2.356Mg(OH)2+2e-=Mg+2OH-φθ=-2.6872.很明显,金属铝在含有F-离子的环境下,电极电位比在一般酸性条件下更负,意思是比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更容易失去电子。但比较AlF63-+3e-=Al+6F–φθ=-2.07和Mg2++2e-=Mgφθ=-2.356会发现,在HF溶
2、液环境下,金属镁失去电子趋势更大,由于溶液为酸性,在金属镁表明应该不能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因此也不会影响金属镁的溶解。理论分析,应该是金属镁为负极,金属铝为正极3.有关电极方程式:负极:Mg-2e-=Mg2正极:2H++2e-=H24、但是,由于氟化镁极微溶于水(18℃,87mG/L),通过计算其Ksp:2.74*10-9和Mg(OH)2的Ksp=1.8×10-11相差100倍,理论上,也可以干扰金属镁的溶解,这样使镁极电势正移,最终出现镁极电势高于铝极电势的结果,铝极转变为负极,表面钝化的镁条为正极。此时电电解方程式发生变化:负极:Al+3e-
3、+6F–=AlF63-正极:2H++2e-=H25.实验验证:目前无法验证6、若溶液为碳酸钠、氟化钠溶液,则最后得到六氟合铝酸钠(冰晶石),工业上就是用氧化铝,HF溶液以及碳酸钠来制备冰晶石。(下图中的C为浓硫酸)【Mg—NaOH(aq)—Al原电池】【转自】作者:秦志武 《化学教育2006年第2期》 以镁、铝为电极,以稀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谁是负极?《化学教育》中的“谈谈化学实验设计的创意”(2003年第11期第46页)《中学化学》中的“有关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2002年第12期第13页)“谈电极反应式书写技
4、能的培养”(2003年第3期第44页)等文章都认为铝是负极。这一结论已得到大部分中学教师的认可,笔者对这一问题专门做了多次实验并查阅许多相关书籍,觉得很有必要对这一观点进行讨论,以飨读者。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剪约8cm的镁条及大小相近的铝片,使镁条与铝片分别与量程为500μA的教学演示电表的“-”、“+”端相连接,用砂纸去膜,迅速将两电极插入盛有1mol/LNaOH溶液的烧杯中。实验现象开始,电表指针向右偏移约500μA,铝片表面有许多气泡,很快电流逐渐减小直至0;随后,指针向左偏移,且电流逐渐增大至约400μA,此时,铝片表面气泡有所减少,但
5、镁条表面只有极少量的气泡产生。实验解释镁、铝在1mol/L的NaOH溶液中,电极电势为:Al(OH)4-+3e-=Al+4OH- φθ=-2.35VMg(OH)2+2e-=Mg+2OH- φθ=-2.69V故镁为负极,铝为正极,电子从镁条流向铝片,电表指针向右偏移。电极反应为:负极:Mg-2e-+2OH-=Mg(OH)2正极:2H++2e-=H2↑由于在镁条表面不断生成的Mg(OH)2并没有形成沉淀,而是紧密覆盖于镁条的表面形成膜层,使镁条表面很快发生了钝化。用电流计检测证明镁条表面的膜层具有电子导电性(电子导体),虽然电极反应仍可进行,但依靠
6、Mg2+从镁条表面转移到溶液的溶解过程却受到了抑制,使镁极电势正移,最终出现镁极电势高于铝极电势的结果:铝极转变为负极,表面钝化的镁条为正极,电子从铝片流向镁条,电表指针向左偏移。电极反应为:负极:Al-3e-+4OH-=AlO-2+2H2O正极:O2+4e-+2H2O=4OH-(主要);2H++2e-=H2↑(极少)这就是说,由于在NaOH溶液中镁条发生了钝化,不仅改变了原电池的正负极,而且正极反应也由析氢变为主要吸氧。铝片表面仍有许多气泡的原因可能是铝片不纯导致铝片在NaOH溶液中形成了许多微小原电池。综上所述,将镁、铝放入NaOH溶液中构
7、成原电池时,开始镁为负极,铝为正极,发生析氢腐蚀;片刻后,Al为负极,表面钝化的镁条为正极,发生吸氧腐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