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析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浅析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王卉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201620【内容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案下,出口信用保险的项下融资也迅速的发展起来,同时其对企业的作用也得到了日益深入的显现.本文通过案例,重点分析了保单融资对企业跨国经营的作用,这些作用包括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增加企业的授信额度,节省企业的融资成本,善企业的财务结构,规避企业的汇率风险和有弄I于企业获得政府的补贴和支持.在分析了保单融资的作用后,笔者进一步寻找保单融资发展的空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出口信
2、用保险;保单融资;融资便利2007年的4月l5日~30日,第l叭届广交会如期在广州举行.一如往常,本次广交会又为国内的众多企业带来了大量的订单.然而伴随着大量定单的不仅仅是丰厚的利润,同时也给企业的资金周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此外,货物出口后能不能及时收齐货款,也是企业面临的另一个巨大风险.特别是对那些规模不大,现金流不太顺畅的企业来说,有没有一种既能解决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又能转移贸易风险的办法呢?考虑到我国近些年持续走高的坏账率和金融业不断创新的融资工具,不禁引发了笔者对于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业务的兴趣,那么本文就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业务所
3、涉及的一些问题作一些简单的探讨和研究.,概念综述:出口信用保险的概念:研究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之前,我们首先对出口信用保险作个初步的了解.所谓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也就是说,出口信用保险其实就是以国家财政为后盾,将国家外贸,外交等政策融入保险中,为本国出口企业提供收汇保障,融资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支持,促进企业出口贸易,海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等国际经济活动的开展的业务.它是目前各国政府普遍采用的,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行之有效
4、的促进本国出口的政策性金融工具.目前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中长期信用保险,投资保险,担保业务,商账追收业务,资信评估业务和保单融资业务,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相应险种和业务.2,出口信用保险项下融资:出口信用保险融资业务(以下简称保单融资)是指银行对已投保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出口信用险的企业提供融资授信额度,并在额度内办理信用贷款的进出口贸易融资业务,它是解决出口企业资金需求,加速企业资金周转的有效途径.目前,中国信保在出口信用保险项下支持融资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赔款权益转让方式和出口票据保险方式.赔款权
5、益转让方式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支持融资的方式,是指在出口企业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后,通过签署企业,中国信保与银行三方"赔款权益转让"协议,将保单项下的赔款权益转让给银行,同时获得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而出口票据保险是近两年新推出的融资方式,是通过承包出口票据项下的商业和政治风险,银行为投保人,专门为融资银行出口票据提供的信用保险产品,其重点在于解决出口企业获得出口票据项下资金支持.除了以上两种方式,中国信保也通过提供融资担保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3,保单融资业务的发展:我国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开展融资业务情况不尽相同.长期以来,中长期出口信用
6、保险与银行贷款融资结合较为紧密,通过融资担保和在融资保险业务,其功能早已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目前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已成为企业获得出El信贷的前提条件.随着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逐步意识到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的重要性,2003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首次推出了~种集承保海外买家支付风险与向商业银行融资为一身的短期综合型险种一一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到目前为止,虽然此项业务只开展了3年半的时间,但是发展呈现良好态势.随着融资业务的开展,中国信保通过短期,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及担保业务,为企业提供的保单融资便利已由2003年的200亿人民币,2004
7、年的300亿人民币增长至2005年的500亿人民币及2006年的720亿人民币,各险种的融资结构也得到了优化,融资结构已由原本中长期险业务独占鳌头,海外投资保险业务相对较少转变为现在以短险为主,各业务相对平均的结构.为了充分发挥信用保险产品的融资服务功能,中国信保加强与银行的合作,截至2006年,已与30家银行签署了全面业务合作协议,其中中资银行l8家,外资银行12家,此外还与68家银行合作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五年来累计为企业提供信用保险项下融资约l902亿元人民币,有效地缓解了我国出I21企MODERNBUSINESS坝代商业业资金紧张的
8、状况,提高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二,保单融资对企业的作用:回顾本文开头,如何防止海外买家支付风险和解决流动资金短缺的确是两个一直困扰我国进出口公司扩大出口规模,大胆"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