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服饰习俗

第三章 服饰习俗

ID:11448579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2

第三章    服饰习俗_第1页
第三章    服饰习俗_第2页
第三章    服饰习俗_第3页
第三章    服饰习俗_第4页
第三章    服饰习俗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三章 服饰习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服饰习俗一、概念某个民族(或地区)的人在衣着、打扮和服饰配饰方面的风俗习惯。二、服饰的构成要素v质:服装原料的性质v形:服装的样式v饰:佩戴的饰物v色:服装的颜色v画:服饰的花纹图案,包括人体自身的图画,即文面文身三、服饰的种类1、衣着:包括不同材质的衣、衫、裙、裤、鞋、袜等2、各种附加的饰物:如头发的饰物,如夹、簪、钗、梳;耳部饰物,耳环、耳坠;颈部饰物,如项圈、项链;胸腰部饰物,胸针、腰佩等;手臂装饰物,手镯、戒指;脚部装饰物,脚链、脚铃等……3、对人体自身的装饰:如梳各种发式、画眉、描

2、唇、染指甲、镶牙、染发、束胸、缠足、文面、纹身等……4、具有装饰作用的生产工具、护身武器和日常用品。包括各种佩刀、腰刀;各种背兜、挎包、手提袋、荷包、香囊;各种扇、伞以及背孩子的背带等。第一节中国传统服饰习俗的形成与发展一、服饰习俗的四个变化、发展阶段服饰由最初遮身蔽体之物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最初阶段(远古时期)v主要目的:遮蔽身体,防寒御暑v特点:服饰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还未形成,地区之间差异很小,差异性主要因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二)第二阶段(

3、秦汉时期)服装的功用除遮蔽身体之外还以适应生产需要为主要目的,并因生产条件的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差异。(三)第三阶段(宋代、明代)v服饰成为社会角色和等级身份的标志。v这是社会分工复杂化,等级身份严格化之后的产物。(四)第四阶段(近代以来)服饰除具有上述功能外,还能反映除某些社会观念、政治观念方面的变化。涵纳了更多的社会内容,如礼仪伦常、求吉心理及民族自我意识。1、中国人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1)、祖先崇拜与儒家的礼仪伦常相结合而形成的社会意识就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2)、在人生礼仪中,最重要的有诞

4、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四次重大礼仪产生四次换装。(3)、每次换装都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内容,体现了中国的礼仪伦常和崇宗敬祖观念。2、求吉心理求福趋吉,是一种最普遍的心理趋向。这种趋向反映在许多方面,衣服图案和装饰是其中的重要方面。3、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1)、服饰是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属于各民族独有的心理状态的视觉符号。(2)、穿着同一种服饰的人,时时都在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我们是同一民族的人,并因此而强调同一民族之间的内聚性和认同心理。4、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服饰十分敏感地反

5、映着政治观念的变化。第二节传统服饰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生产方式或宗教信仰的不同,各民族在原料、样式、图案、花色上也有不少差异。第三节服饰习俗在地位、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的表现一、依据地位、等级而形成的服饰习俗主要表现:官服(明清时的官服,因其前胸及后背缀有用金线和彩丝绣成的补子,故称补服)。二、依据年龄、性别形成的服饰习俗三、依据职业形成的服饰习俗第四节中国传统服饰的颜色、图案及象征意义一、颜色的选择及其意义五色:青、赤、白、黑、黄夏朝崇尚:青色商朝崇尚:白色夏朝

6、崇尚:赤色秦朝崇尚:黑色唐朝以后崇尚:黄色二、图案的选择及象征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