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教育局文件

磐安县教育局文件

ID:11448174

大小:103.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2

磐安县教育局文件_第1页
磐安县教育局文件_第2页
磐安县教育局文件_第3页
磐安县教育局文件_第4页
磐安县教育局文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磐安县教育局文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磐安县教育局文件磐教〔2018〕41号磐安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五大擂台赛’”活动的通知各中小学、幼儿园、直属单位:为进一步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全面提升校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根据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九大擂台赛’活动的通知》精神,经研究决定,开展教育系统岗位技能“五大擂台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领导组长:胡平良副组长:沈天印傅海军陈卓珺沈天丛周生民贾美珍周赛晶成员:应时法潘炉新於宏强郭文锋陈贤民庞茂郑旌孔开红滕美华胡晶莹傅小卫傅菁菁二、活动时间:“五大擂台赛”活动贯穿全年,统筹协调实施三、参与对象:

2、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四、活动内容:(一)开展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擂台赛-9-(二)开展新生代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擂台赛(三)开展教师教育科研优秀论文擂台赛(四)开展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擂台赛(五)开展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擂台赛具体方案见附件五、工作要求(一)提高认识,扩大宣传。开展擂台赛活动旨在动员和组织全体教师进一步学习新理念,内化新课标,探索新模式,追求高效益。是教师成长成才的有效载体。学校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五大擂台赛”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创新举措,狠抓赛事,不断激发广大教职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掀起练内功,强素质的热潮。(二)科学规划,狠抓落实。开

3、展“五大擂台赛”活动是一项长期工作,为保证擂台赛活动有序有效地推进,学校要严格按照活动,计划进行,抓好过程管理。学校干部、党员要带头参与,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落实全员参与的要求,坚持由点到面,不断把活动引向深入。使大擂台活动真正成为全体教师大学习、大研讨、大实践、大提高的载体。附件:1.磐安县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擂台赛活动方案2.磐安县2018年新生代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擂台赛实施方案3.磐安县2018年教师教育科研优秀论文擂台赛实施方案4.2018年磐安县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大赛擂台赛实施方案5.2018年磐安县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擂台赛实施方案磐安县教育局2018年4月12日-9-附件1磐安

4、县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擂台赛活动方案一、组织机构组长:胡平良副组长:贾美珍周赛晶组员:应时法袁继青傅健辉厉晖陈明亮卢红星杨乾光二、参加对象及人数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每校派3名选手参赛,其中一名必须是校长(园长),另2名中层以上班子中任选。三、擂台赛内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相关政策法规,范围涉及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安全管理、人事劳动等法律法规政策。四、擂台赛安排1.组别及时间:擂台赛设幼儿组、小学组、中学组三组。5月份选出幼儿组擂主,6月份选出小学组擂主,10月份选出中学组擂主,11月份县级总决赛。2.形式:分为初赛、复赛和总决赛。每组复赛的第一名进入总决赛,决出总

5、擂主。3.设奖:县级精英擂台赛按专场分别评出擂主、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比赛规则另行制定。-9-附件2磐安县2018年新生代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擂台赛实施方案一、组织机构组长:周赛晶副组长:傅小卫组员:陈红光黄飞鸽陈春伟全体教研员二、参加对象近三年(即2015年、2016年、2017年)入职的新生代青年教师。三、比赛安排1.时间安排:县级新生代青年教师擂台赛分三个专场(即学前教育专场、小学专场、中学专场,分别安排在今年5月份、9月份和10月份)。2.比赛办法:(1)凡参赛对象无特殊情况务必参加,擂台赛分学前教育组、小学组、中学组三个组别,校级擂台赛、区域中心擂台赛、县精英擂台赛三个层次

6、。参赛选手先参加相应组别的校级擂台赛,再按既定名额参加区域中心擂台赛,胜出的选手最后参加县精英擂台赛。(2)县精英擂台赛一般每个专场安排1-2天时间,届时组织广大教师参加观摩。(3)各组别各层次擂台赛评委等工作人员及其它事务届时由工作小组临时安排。县级精英擂台赛评委分专家评委和大众评委,专家评委评分占80%,大众评委评分占20%。(4)校级和区域中心擂台赛原则上以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县级精英擂台赛可采用课堂教学或模拟上课的形式,具体视实际情况另行决定。3.评奖:-9-县级精英擂台赛按专场分别评出擂主、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9-附磐安县新生代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擂台赛评分标准指标(分值

7、)评价要素得分教学目标(10分)1.目标明确、具体;2.定位准确,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3.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安排;4.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和提升。教学设计(20分)1.教与学内容科学(深度、广度合适,容量适当);2.教与学重点突出(注重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3.教与学流程畅达(环节清晰、有节奏感、结构完整)教学能力与过程(30分)1.能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教学,教与学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