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导弹在飞行各阶段中的弹道特征和目标特性是什么

弹道导弹在飞行各阶段中的弹道特征和目标特性是什么

ID:11441842

大小:74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2

弹道导弹在飞行各阶段中的弹道特征和目标特性是什么_第1页
弹道导弹在飞行各阶段中的弹道特征和目标特性是什么_第2页
弹道导弹在飞行各阶段中的弹道特征和目标特性是什么_第3页
弹道导弹在飞行各阶段中的弹道特征和目标特性是什么_第4页
弹道导弹在飞行各阶段中的弹道特征和目标特性是什么_第5页
资源描述:

《弹道导弹在飞行各阶段中的弹道特征和目标特性是什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弹道导弹在飞行各阶段中的弹道特征和目标特性是什么? 不同类型的弹道导弹,其飞行各阶段中飞行轨迹、速度和加速度差异较大。助推段是弹道导弹最脆弱的阶段,其红外和雷达特性非常明显,飞行速度较慢。这个阶段还没有产生碎片,也没有释放诱饵等突防装置,目标识别问题不突出。远程弹道导弹助推段时间约为3-6分钟。各国都想法设法缩短防御能力最弱的助推段飞行时间,例如俄罗斯“白杨”助推段飞行时间已低于45秒,可在大气层内实现关机,降低了助推高度。中间飞行段是弹道导弹中最长阶段,典型远程弹道导弹的中间段飞行时间约15-20分钟,通常这时射程10000公里的导弹的弹头飞行弹道最高点达到1300公里。

2、由于没有大气阻力,这一阶段弹头、诱饵、整流罩、母舱和碎片残骸等,均在弹道附近伴随弹头高速运动,在整个中间飞行阶段形成一个目标群,扩散范围达几公里。如何从干扰团中识别出真弹头并有效拦截,是反导系统的核心任务。再入段持续时间一般为60-90秒。通常,射程10000公里的导弹再入速度为7.2马赫。在该阶段,由于大气阻力,目标群中伴随弹头飞行的碎片、轻质诱饵、箔条等会因摩擦被烧毁或降速而被大气过滤掉。只有少数经过专门设计的重诱饵呈现出类似弹头的运动轨迹。  反导雷达需要识别的对象有哪些? 首先是碎片。由于导弹飞行中需要不断抛弃不必要的部分,以增大动力效率,加之其各种分离机构多采用了

3、爆炸螺栓等方式,其飞行中必然产生大量碎片。其次是诱饵。弹头诱饵包括涂有金属层的气球、轻型充气或刚性复制诱饵等。假目标与弹头形状几乎相同,这是一种简单、廉价的高空诱饵。用薄塑料制成,包覆以金属箔、条或丝网。一枚导弹可以携带许多这样的气球,并在导弹升空至大气层外时释放,然后充气成型,并跟随弹头沿弹道飞行到再入点。这种诱饵进入大气层时,急剧减速并在高空解体,从而使弹头容易在大气层内被识别出来。另一种是轻质电子诱饵就是金属箔条,这实际是一种电子对抗措施。此外,干扰机也会制造假目标。外军一般在战略导弹弹头上安装电子干扰器,通过噪声干扰对防御雷达进行压制,缩短雷达的探测距离,并可进行欺

4、骗干扰,通过对雷达信号调制后转发,使雷达接收到虚假回波信号,不能跟踪真实的目标,从而雷达不能区分真假目标。除了上述复杂的探测对象使识别更加因难外,近年来许多国家还在弹头设计中加入了隐身技术,或利用特征变换来改变再入飞行器的信号特征。从导弹突防技术发展来看,为缩短雷达探测距离,降低其识别能力,目前主要通过改变弹头(或防护罩)形状、控制飞行角度,使用雷达波吸收材料几种办法。如将弹头改装成尖头球底锥球体,可使其在X波段雷达上的迎头雷达截面积降为圆锥体的万分之一左右。此外,科学家在研究了如何使用真弹头更象诱饵,这就是所谓的“反模拟技术”,其是将真弹头包裹在气球内,从而变换弹头特征,

5、达到“假变真来,真变假”的效果。这些措施增加了导弹防御雷达探测识别目标弹头的难度。法国比较注重电子对抗设备的装备。美国比较重视气球等诱饵的装备。   如何从大量的诱饵、弹体碎片等上档群中识别出真弹头?大致有三个途径:一是特征识别,如利用回波信号的幅度、相位、极化等特征来估计目标的飞行姿态、结构特征、材料特征;二是通过高分辨率雷达成像确定目标的尺寸、形状;三是再入识别,通过获取目标的质阻比(就是质量与受到阻力的比值,通常用于描述飞行器的飞行效率,如流线型设计的阻力小,其质阻比就大,假弹头外形与真弹头接近,但为了加装更多的假弹头,假弹头质量通常小于真弹头,所以可通过质阻比进行识

6、别)确定质量特性。由于弹头目标在飞行运动中姿态不断变化,导致其雷达反射信号也不断变化,这是雷达识别的重要依据。先谈谈弹道特征提取及识别。在导弹主动段和中段早期,雷达识别任务是从飞机、卫星等空中、空间目标中识别出弹道导弹,迅速告警。弹道导弹在大气层内飞行时,可利用弹道导弹与飞机目标之间的运动特征,如速度、高度、纵向加速度及弹道倾角等差异来识别。在大气层外飞行时“主要实现导弹与卫星的区分”,它们基本上都是沿椭圆轨迹飞行,导弹由于要返回地面,其轨道半径通常小于地球半径,而卫星轨道半径要大于地球半径,这是两者区分的重要依据。再谈谈雷达反射面积特征提取与识别。导弹头的雷达反射面积变化

7、也可反映出其运动特征。空间目标沿轨道运动时其姿态相对于雷达波来自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其反射面积的变化反映了目标形体特征。例如,为了突防,弹头在飞行过程中均采用姿态修正技术,使得弹头在此姿态角度范围中雷达反射面积尽可能小且变化幅度稳定,而助推火箭和诱饵一般不具备姿态控制功能,具有翻滚等不规则运动,雷达反射面积的变化很大。提取合理特征,就可以对目标进行区分。可提取的目标雷达反射面积信息主要有面积的大小、起伏程度及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等。还有一个方法是弹头目标微动特征识别。弹头目标微动特征反映了目标的电磁散射特征、几何结构特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