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乐园》对圣经题材的传承和超越

《失乐园》对圣经题材的传承和超越

ID:11425937

大小:23.9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失乐园》对圣经题材的传承和超越_第1页
《失乐园》对圣经题材的传承和超越_第2页
《失乐园》对圣经题材的传承和超越_第3页
《失乐园》对圣经题材的传承和超越_第4页
《失乐园》对圣经题材的传承和超越_第5页
资源描述:

《《失乐园》对圣经题材的传承和超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弥尔顿(JohnMilton,1608—1674)是17世纪英国诗坛上一位伟大的清教徒诗人,他“出于同春蚕吐丝一样的需要”①创作出史诗《失乐园》,使之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堪与荷马史诗和但丁的《神曲》相媲美。《失乐园》取材于圣经,据统计引用《旧约》930处,新约))490处。在此基础上诗人进行了多方面的再创造,使撒旦形象比其圣经原型远为复杂生动而更具艺术魅力;同时运用希腊史诗的体裁运思行文,体现出对圣经题材的卓越传承和超越。一、《失乐园》的圣经题材溯本推源,会发现希伯来文化和古希腊罗马文化是全部西方文化的

2、源头,也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一如朱维之先生在《基督教与文学》中所论:“欧美文学向以希伯来文学和希腊文学为渊源。希伯来文学思潮在欧洲文学国土中至少要占有半壁江山。希腊文学以荷马史诗和沙弗克尔等的悲剧为主;希伯来文学则以圣经为唯一的代表作品。所以圣经和希腊史诗、悲剧,同为欧美文学底源泉,好像《国风》和《离骚》为中国文学的渊源一样。后代文学都取汲于它而得滋生化养。”②作为一位在基督教文化传统中长大的清教徒诗人,弥尔顿也像其他西方作家一样从圣经中取材,但他又从古希腊文库中汲取营养,表现出鲜明的文学独创性。弥尔顿求学期间就

3、志存高远,他说:“我要创作出伟大的诗篇,这些作品不应是一般粗鄙的恋爱诗人或在阔人家里舞文弄墨之辈,在酒酣耳热之际信口胡诌的狂言乱语。”④1638—1639年间,弥尔顿曾想以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都铎王朝时期亚瑟王传奇风靡一时,当权者希望其王族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历史背景,暗示在他们的领导下,古人预言终将再现的古代太平盛世又回到了英格兰,因而该题材在当时显然带有为封建王朝服务的政治色彩。但到1641年,弥尔顿放弃了这一念头,而将圣经题材置于首要地位,决定表现一个更重要的主题——不仅涉及一个民族而且涉及

4、全人类的共同命运——“失去伊甸乐园,直等到一个更伟大的人来,才为我们恢复乐土”。④该主题对弥尔顿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他要写一部圣洁的诗篇,把诗歌创作再度引上圣洁的道路。其实,早在公元4o年,就有人用圣经故事写诗。稍后,基督教教父也长于此道,中世纪神学家更是常在诗中借圣经题材讨论神学问题,如上帝和天使的属性、叛逆者的堕落、基督降生和末日审判,以及人类复得乐园等。从15世纪到17世纪初,这类题材的作品广为流行,内容不断拓展和充实,其通常模式是所谓的“神圣组诗”——一种三部曲——描写天上的反叛和战争、世界的创造,以及

5、人类受诱惑而堕落之事。以后又加上圣经历史,成为四部曲。弥尔顿在继承这种传统模式的基础上予以丰富和发展,写出不朽的史诗《失乐园》。圣经中关于人类堕落而失去乐园的故事写得简约而含蓄。据《创世记》第2、3章记载,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上帝又取亚当的肋骨造成女人夏娃,使二人结为夫妻,成为一体。上帝建成一个园子,把人安置在其中,吩咐他修理看守园子,可以吃各样树上的果子,唯独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例外,因为人吃它的果子必定死。夏娃受蛇的引诱偷吃了禁果,也让亚当吃,二人吃后眼睛明

6、亮了,看到自己是赤身露体的.就用无花果树的叶子编做裙子,并躲避见上帝的面。上帝对蛇、亚当和夏娃做出宣判,将亚当和夏娃逐出伊甸园。这个貌似简约的故事寓有丰富的内涵,象征性地揭示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弥尔顿由此取材,对英国革命乃至人类的本性、人与宇宙的关系,以及人类的命运做出艺术性的深刻表述。亚当和夏娃的人生轨迹代表了人类的被造、得宠和堕落史,堕落前他们是天之骄子,内心和外形都与上帝相似,被上帝安置在伊甸园中,管理园子中的树木、天上的飞鸟、地上的走兽和水里的游鱼,除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各样树上的果子都可以作食物,此外

7、还能与上帝、与天使面对面地交往。弥尔顿以其生花妙笔写出人原有的尊贵和美丽,继承古希腊的人本思想而肯定并称赞人在宇宙中的尊贵地位。但自从亚当夏娃违命偷吃禁果之后,园子中本来的和谐与宁静之美被打破,亚当和夏娃开始相互指责、彼此抱怨,从亲密无间的同伴变成尖锐的对抗者,他们与上帝的和谐关系也随之破裂,不再能够欢欣坦然地站在上帝面前,t2'中充满恐惧与不安,一心躲避见上帝的面。由于人的背信弃义,上帝转而对人做出正义的谴责,并加以判决,致使人被驱逐出乐园,大地不再为人效力,人必须汗流满面才得果腹。人离开伊甸园意味着人离开上

8、帝,从此生活在罪的捆绑中难以自拔。上帝因着对人类的爱,要把他们从罪中救出,遂差遣其独生子耶稣基督降世为人,在十字架上为人类受死,以满足上帝的公义要求,使人可以借耶稣基督恢复与上帝之间的和好关系,使失去的乐园再度获得。所以在《失乐园》结尾,亚当和夏娃是带着人类被救赎的希望走出伊甸园的,《失乐园》所表达的罪与救赎的主题与圣经的神学观念一脉相承。二、圣经中的撒旦与《失乐园》中的撒旦《失乐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