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要点

西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要点

ID:11422503

大小:38.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1

西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要点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西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防治要点    一、病害:  1、枯萎病:  1)症状:枯萎病在苗期、伸蔓期和结果期都可发生,以开花坐果期和果实膨大期为发病高峰,其典型症状是萎蔫。①幼苗发病,子叶萎蔫或全株枯萎,呈猝倒状。②开花坐果后发病,病株叶片自下而上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更为明显,早晚尚能恢复,数日后整株叶片呈褐色枯萎下垂,不能再恢复正常,叶片干枯,全株死亡。③患病根部褐色腐烂,稍溢缩,茎基部纵裂,裂口处有时溢出琥珀色胶状物,如将病茎纵剖,可见维管束呈黄褐色。  2)病原:病原为半知菌亚门镰孢霉属尖镰孢菌。  3)发

2、病规律:本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病原菌主要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通过带菌种子、土壤、肥料、灌溉水、昆虫及人为传播。病菌从寄主根部伤口或根毛的顶端细胞间侵入,带菌种子萌发时病菌可直接侵入幼根。发病的主导因素是温、湿度,温度在8-34℃均可发病,24-32℃是侵染的最适温度,而苗期在16-18℃时发病最多。雨后遇旱或时雨时晴的气候条件下发病较多。另外,微酸性土壤及偏施氮肥,更利于发病  4)防治措施:①农业措施:与非葫芦科作物5年以上的轮作,也可实行水旱轮作,避免连作,改善排水;应尽量选择中性或微酸性的砂壤土;发病地块的茎叶要

3、同覆盖用秸杆一同烧毁。②种子消毒:用种子重量0.3-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③土壤消毒:苗床消毒每平方用50%多菌灵8克处理畦面;定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千克/667米2,混入细干土3千克混匀后撒入定植穴内。④嫁接防病:瓜类枯萎病有着明显的寄主专化性,可以用嫁接换根法防治枯萎病,西瓜嫁接常用的砧木有:葫芦、瓠瓜、南瓜等。⑤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或25.9抗枯灵500倍液,或浓度为100毫升/千克的

4、农抗120溶液,或0.3%硫酸铜溶液,或50%福美双500倍加96%硫酸铜1000倍液,或5%菌毒清400倍液等药剂灌根,每株0.2升灌根,5-7天1次,连灌2-3次。    2、炭疽病:  1)症状:西瓜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叶蔓果均可发病。苗期子叶边缘出现褐色圆形或半圆形病斑,外围常有一黄褐色荤圈,其上长有黑色小粒点或淡红色粘状物。近地表的茎基部变成黑褐色,且收缩变细到幼苗猝倒。叶柄或瓜蔓染病,初为水渍状淡黄色圆形斑点,稍凹陷,后变黑褐色,病斑环绕茎蔓一周后全株枯死;叶片染病,初为圆形淡黄色水渍状斑点,有时出现轮纹

5、,干燥时病斑易破碎穿孔,潮湿时,叶面出现粉红色粘稠物。未成熟果染病呈水渍状淡绿色圆形病斑,幼果畸形或脱落;成熟果实染病初为水渍状凹陷形褐斑,凹陷处常龟裂,湿度大时病斑中部产生粉红色粘状物,严重时病斑连片腐烂。  2)病原:病原为刺盘孢的葫芦科刺盘孢菌。病斑上小黑点为分生孢子盘。  3)发病规律:该病菌主要附着于寄主的残体上遗留在土壤中越冬,种子也能带菌,种子上的病菌可存活2年。在适宜条件下,病苗依靠雨水或灌溉水的冲溅传播,直接从寄主表皮侵入,近地面的叶片首先发病。湿度大是诱发此病的主要因素。过多施氮肥、排水不良、通风透

6、光差以及连作地块发病都比较重。  4)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耐病品种②种子处理:对生产用种可用55℃左右温水浸种或用种子重的0.3-0.4%的50%多菌灵粉剂拌种;或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催芽。③农业措施:与非瓜类作物实行三年以上的轮作,采用配方施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密植,瓜类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等。④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50

7、0-700倍等,间隔7-10天一次,共喷药2-3次。    3、疫病:  1)症状:疫病以侵害瓜根颈部为主,还可侵染叶、蔓和果实。根劲部发病初期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斑迅速发展环绕茎基呈软腐状,有时长达10cm,全株枯萎死亡,叶片呈青枯状,维管束不变色;叶片染病时则生暗绿色水渍状斑点,扩展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大型黄褐色病斑,天气潮湿时全叶腐烂,干燥时病斑极易破裂;果实染病生暗绿色近圆形水渍状病斑,潮湿时病斑凹陷腐烂长出一层稀疏的白色雾状物。  2)病原:该病为真菌中鞭毛菌亚门、霉菌目、疫霉属疫霉菌。  3)发生规律:病菌

8、以菌丝体或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粪肥里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水或灌溉水传播,种子虽可带菌,但带菌率不高。发病温度5-37℃,最适温度20-30℃,雨季及高温高湿发病迅速,排水不良,栽植过密,通风不良发病重。  4)防治方法:①种子消毒:播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30分钟,冲洗干净后晾干播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