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421109
大小:4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1
《中药调理虚汗盗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健康指导:中药调理虚汗盗汗2010-11-0510:07:19新浪中医导读:人们适当出汗可调节体温、排除代谢废物等,但出虚汗、盗汗等,甚至大汗淋漓、精神萎靡,此时就属于病态了。中药调理盗汗、中药调理虚汗,则是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虚汗盗汗来进行调理,让你拥有健康好身体。健康指导:中药调理盗汗和虚汗以自汗(在清醒时出汗)为主,出汗部位以头部、躯干为主,并伴有精神疲惫、食欲下降、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即小便色白、量多)、周身无力、手脚冰冷等症者为气虚,治宜益气固表止汗,选用生黄芪、太子参、炒白术、炒防风、浮小麦、煅牡蛎各15~20克,水煎服。轻者可单服浮小麦炒熟,泡水代茶饮用。
2、以盗汗(睡着出汗、惊醒立止)为主,汗出部位常在胸背及手脚心,并伴有心烦易怒、睡眠不安、两颧红赤、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午后低热等症者为阴虚,治宜清热养阴敛汗,选用生地、白芍、五味子、地骨皮、麦冬、知母各10~15克,水煎服。盗汗除了气阴两虚,多见于阴虚内热。调理以养阴清热、使热内消为主,可选用当归六黄汤、麦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方药。配伍中药多用生地、麦冬、地骨皮、桑叶等药,如热过重可加黄连,汗出量多加龙骨、牡蛎、生黄芪等。盗汗还可能与阴阳失调、表虚受风有关,症见汗出怕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半身出汗,或局部出汗,苔白,脉缓,调理以调和营卫为法,中药方用桂
3、枝汤等。因情志不舒、过食辛辣肥厚、素体湿热偏盛等引起的肝火、湿热郁蒸型盗汗,症见全身出热汗、汗液易黏、面赤烘热、烦燥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弦数;调理以清肝泄热,化湿和营为法,中药方用龙胆泻肝汤等加减。因此盗汗不可妄补,应辨证论治,当清则清。还有一些老出虚汗的病人,既有气虚的症状,又有阴虚的表现,这属于气阴两虚,调理以补气固表、养阴敛汗为主,中药方选用太子参、生黄芪、白芍、五味子、浮小麦、煅牡蛎各15~30克,水煎服。 从出汗部位看健康导读: 夏天到了,所以人们觉得经常一身臭汗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大汗淋漓,如果你的排汗量异常
4、,或者排汗的部位与众不同,有时可能意味着你的健康出了问题。当然,这与每个人的体质有关,并非与别人不太一样就说明你生病了(自己觉得不太舒服),请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警报。 1、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如果额头常常出很多汗,中医认为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否正常,因为这很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剩造成的。 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上腹胀满、口渴、不想吃饭,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胃胀不适,想呕吐,身体发热,舌苔厚而黄腻,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应注意清
5、淡饮食。孩子睡眠时出现轻微头汗属正常现象;但若伴有睡眠不实、烦躁不安、易惊吓、头发稀少等表现,要及时诊治。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 建议:平时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女人尤其要每天睡饱,否则容易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冲泡枸杞茶,有平肝功效。 2、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如果平时鼻子爱出汗,说明你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从西医理论看,你的免疫力也多半很低,需要提升免疫力。 医师建议:建议你每天用双手或工具敲打双腿。其中,重点是多次敲打,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你身体上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这样
6、适当的刺激达到调理肺经的目的。 3、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颈部汗腺分布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可能与你全身内分泌失调有关。 建议:最好去医院接受全面激素检查。 4、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出汗,中医说是你的体内脾胃失和。西医觉得这种情况下,你体内的血液循环多半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心窝、胸口多汗,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的表现,属于思虑过度,导致心脾虚,可适当地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 建议:平时不要过度焦虑,也不要看恐怖片,以免惊吓
7、过度更伤心脾。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 5、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 腋下分布了很多大汗腺,所以汗液较多。但如果汗液分泌太过旺盛,多半是你的汗腺直径过大。如果汗液气味很大,是因为你的饮食过重,吃了太多葱、蒜、洋葱等食品。 建议:汗腺过大时,可以去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饮食也要清淡,少盐少香料,多吃水果、蔬菜。 6、手心、脚心出汗=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 如果你情绪紧张、激动或害怕时,手心或脚心容易出汗,中医觉得你多半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而且血虚。 手足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