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420250
大小:1.16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1
《土中 应 力 计 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章土中应力计算自重应力:由土体重力引起的应力附加应力:由于建筑物荷载在土中引起的应力要求:正确理解自重应力、附加应力、基底压力、基底附加压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掌握各种应力的计算公式、计算方法及分布规律。第一节土中应力状态法向应力以压应力为正,拉应力为负;剪应力以逆时针方向为正,顺时针方向为负。σx、σy、σz,τxy=τyx、τyz=τzy、τzx=τxz,第二节土中的自重应力由土体重力引起的应力称为自重应力。一般是自土体形成之日起就产生于土中。一、均质地基土的自重应力土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任一竖直切面均是对称面,切面上都不存在切应力。因此只有竖向自重应力σcz,其值等于单位面积上土
2、柱体的重力W。深度z处土的自重应力为:式中γ为土的重度,kN/m3;F为土柱体的截面积m2。σcz的分布:随深度z线性增加,呈三角形分布。二、成层地基土的自重应力地基土通常为成层土。当地基为成层土体时,设各土层的厚度为hi,重度为γi,则在深度z处土的自重应力计算公式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取天然重度γ,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取有效重度γ`(γ`=γsat-γw)γw=10kN/m3三、土层中有不透水层时的自重应力在地下水位以下,如果埋藏有不透水层(坚硬的粘土、基岩),该层面处的自重应力应按上覆土层的水土总重计算。四、水平向自重应力式中K0为侧压力系数,也称静止土压力系数z018.6kpa27.
3、4kpa52.6kpa例题2-1某土层及其物理性质指标如图所示,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0m,计算土中自重应力并绘出分布a点:b点:c点:d点:z例题2-2某地基土层的地质剖面如图所示,计算各土层的自重应力并绘出分布50m处:48m处:45m顶:45m不透水层面:43m处:【课堂讨论】•土的性质对自重应力有何影响?•地下水位的升降是否会引起土中自重应力的变化?如何影响?作业1、2第二节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的压力称基底压力,又称地基反力。地基反力FG基底压力一、基底压力的分布基底压力的分布规律主要取决于基础的刚度和地基的变形条件。对柔性基础,地基反力分布与上部荷载分
4、布基本相同,如由土筑成的路堤,其自重引起的地基反力分布与路堤断面形状相同。对刚性基础,在外荷载作用下,开始时地基反力呈马鞍形分布;荷载较大时,边缘地基土产生塑性变形,边缘地基反力不再增加,使地基反力重新分布而呈抛物线分布,若外荷载继续增大,则地基反力会继续发展呈钟形分布。(a)理想柔性基础(b)路堤下地基反力分布(a)马鞍形(b)抛物线形(c)钟形二、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实用上,通常将基底压力假设为线性分布情况按下列公式进行简化计算:中心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压力: 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压力:F--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G-基础自重及回填土总重,式中l,b为基底平
5、面的长边与短边尺寸。在l方向偏心.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压力:1)当eb/6时,即荷载作用点在截面核心外,pmin<0;基底地基反力出现拉力。此时基底与地基土局部脱开,使基底压力重新分布。根据偏心荷载与基底压力的平衡条件,得pmax为:a为竖向荷载作用点至最大压力边缘的距离a=b/2-e(a)中心荷载下(b)偏心荷载eb/6时三、基底附加压力•基础通常是埋置在天然地面下一定深度的。由于天然土层在自重作用下的变形已经完成,故只有
6、超出基底处原有自重应力的那部分应力才使地基产生附加变形,使地基产生附加变形的基底压力称为基底附加压力p0。因此,基底附加压力是上部结构和基础传到基底压力与基底处原先存在于土中的自重应力之差,按下式计算:d-从天然地面算起的基础埋深。例2-3:已知某基础的底面尺寸为3m×2m,基底中心处的偏心力矩Mk=147KN.m,竖向力Fk+Gk=490kN,求基底压力。若已知基础埋深2.0米,γ=16kN/m3,计算基底附加压力。解:例2―4某柱基础,作用在设计地面处的柱荷载、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如图示,计算基底压力和基底附加压力。解第四节土中附加应力1、土中附加应力是由建筑物荷载在地基内引起
7、的应力。2、由基底附加应力引起的地基中任一点的附加应力如何确定?在计算地基中的附加应力时,一般均假定:①基础刚度为零,即基底作用的是柔性荷载;②地基是连续、均匀、各向同性的线性变形体。③地基是半无限空间弹性体采用弹性力学解答。一、竖向集中力P作用下的地基附加应力POxyzM(x,y,z)rzRθmxy以集中力P的作用点为原点,以P的作用线为Z轴建立起三轴坐标系(Oxyz),则M点的坐标为(x,y,z)α—集中力作用下土中附加应力系数,可由表查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