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411007
大小:2.70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8-07-11
《rfid系统产品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RFID系统产品及应用2005年3月RFID系统电子标签选择电子标签主要厂家及产品阅读器主要厂家及产品RFID应用案例目录RFID系统:由标签、读写器两部分组成RFID系统各种电子标签特点:数据存储:比传统标签容量大、数据可随时更新、可读可写。读写速度:速度快、非接触、无方向性要求、可多目标识别、运动识别。使用方便:可远距离读写、体积小,易封装,可以嵌入产品内。数据安全:专用芯片、序列号唯一物理特性:无机械故障、寿命长、抗恶劣环境10kHz100kHz1MHz10MHz100MHz1000MHz300GHzLowFreq.EASMid.Freq.EASCellPhoneRF
2、ID:ItemManagementDataModemAMRadioToysGarageDoorCBFMRFID:AccessControlAnimalIDRFID:TollRoads&ItemManagementMicrowaveEASTVDataTerminalRFID&I.C.Cards2.45GHzRFID频段低频高频超高频微波低频标签、高频标签、微波标签常用频率:125K,13.56M,433M,900M,2,45G,5.8GEPC标签种类按标准分类。频率不同,标签与读写器耦合方式不同。在不同的频率段制定标准按标准分类。标准不同,一般情况标签不能互换。按封装的多样性
3、分类。封装很多情况下决定标签的价格按应用分类。应用是标签的最终目标。目前基本共识:低频段采用HF频段13.56MHz在高频段采用UHF频860MHz~960MHz用于物流的RFID频率:美国:915MHz,欧洲:868MHz,日本:960MHz,香港:865~868MHz电子标签选择考虑频率范围市场上产品工作在一同的频率范围,根据不同地区、应用、性能要求选择不同。读/写vs只读由于商业运作、信息需要、客户需求及其它变化,保持标签读写灵活很关键,一般选择读/写标签。一般地写距离是读距离的70%。读/写距离不是所有的都需有最大识读距离。根据可以选取择洽当的识读距离,勿需对电子标
4、签材料作过高的要求。电子标签选择考虑环境条件标签取决于材料、工艺等因素,同时温度和湿度等因素也会影响到标签的性能。标准兼容性RFID标准的选择很重要,需保证与其它产品的兼容性,,保护客户的投资及未来的发展。标签价格目前电子标签价格是其应用的主要障碍之一。电子标签主要厂家及产品半导体芯片厂商自动识读设备厂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symbol德州仪器(TI)IntermecPhlipszebraTagsys(专业厂商)……基本情况:市场分布:2004年销售额:87.6亿美元北美15%53000名员工欧洲27%17个生产基地亚太区42%16个先进研发中
5、心日本4%39个设计应用中心新兴市场12%88个销售办事处,遍布31个国家意法半导体(ST)提供多样化的工艺组合,应用不同的产品上全球排名第一的EEPROM供应商(市场份额>26%),提供Lowcost/Highvolume的产品.ST在不同RFID市场区隔中的产品组合ISO14443TYPEB产品SRxxx系列ISO15693;ISO18000-3LRxxx系列EPCC1G196-bitXRxxx系列0cm20cm50cm1m10m短距离/超短距离长距离远距离/超远距离13.56基频产品UHF超高频产品CRX14SRIX4K&SRIX512LRI512/LRI64/LRI
6、2KXRA00/XRA2G*Transport&AccesscontrolTag&Labels防伪工业识别ST提供EPC产品ST于2002年初参加AutoID,并参与EPCClass1Generation1标准制定2004年五月发布符合EPCClass1bGeneration1标准的标签产品XRA00ST是EPCClass1bGeneration2硬件组成员XRA00产品主要特点:—符合EPCClass1bGeneration1标准—可应用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UHF超高频RFID芯片—目标锁定Lowcost/Highvolume应用—工作频度-宽频率范围,从866MHz至2.
7、45GHz(取决于不同天线设计)—符合美国与欧洲的UHF超高频规定ST提供EPC产品产品具有最小的尺寸使用最精简的工艺,降低技术复杂度使用投资回报已达到损益品衡的晶圆厂配合生产,无需额外生产设备与成本投入专用生产线,适合大规模生产提供最低成本RFID芯片的关键芯片供应尚需具备多种产品及生产工艺的组合,并须具备足够和生产能力如何在2006年达到5美分电子标签目标?后段处理与测试10%芯片镶嵌与组装55%硅片前期处理(打磨与切割)10%芯片成本30%现阶段后段处理与测试50%整体组装测试成本50%降低组装成本是首要任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