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ID:11409189

大小:56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_第1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_第2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_第3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_第4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华海建科培训中心公共建筑设计原理§1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一、什么是建筑设计广义的建筑设计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建筑上利用各种科学技术的成果越来越广泛深入,设计工作常涉及建筑学、结构学以及给水、排水、供暖、空气调节、电气、燃气、消防、防火、自动化控制管理、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工程估算、园林绿化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各种科学技术人员的密切合作。但通常所说的建筑设计,是指“建筑学”范围内的工作。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物与周围黄精、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

2、部的构造方式,建筑与结构、建筑月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更少的劳动力、更少的投资、更少的时间来实现上述各种要求。其最终目的是使建筑物做到适用、经济、坚固、美观。建筑设计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寻找解决上述各种矛盾的最佳方案。二、什么是空间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Eg:野餐是地上的毯子、两个人撑伞、演讲者与听众。老子:“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三、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构成主要是依据建筑或建筑群体的组合,其他因素:道路、广场、绿化、雕塑及建筑

3、小品,即规划。室外空间与建筑:与主体建筑相配合,围合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室外空间根据使用性质不同,一般可划分为下列几种形式:①开敞场地②活动场地③停车场地④服务性的院落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口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入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干道转角处车辆拐弯处的视线要求,同时也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公共建筑前面常常后退红线一段距离,形成开敞的室外场地,主要原因是: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用来疏散人流。为了充分利用场地,常被用作停车;人们活动之用;供人们观赏建筑

4、之用。四、如何创造公共建筑的室外空间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包括:1)利用环境.2)改造环境.3)创造环境.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俗则摒之,嘉则收之对环境的利用: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由视觉而及于听觉或其他感觉。“萧寺可以卜邻,梵音到耳”、“紫气青霞,鹤声送来枕上”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概括出三个基本经验和看法:1)、从建筑的实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医院、图书馆等)2)、从建筑所处的地形出发,建筑地段的大小、形状、道路交通状况、相邻建筑情况、朝向、日照、常年风向等。3)、在

5、群体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需要从性格特征出发,结合周围环境及规划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的规律,按照一定的设计意图,创造出原完整而又优美的室外环境。4)、运用绿化,雕塑及各种小品等手段,丰富群体建筑的空间环境艺趣,一取得多样统一的室外空间环境效果。阿.埃里克森:环境意识就是现代意识。赖特:有机建筑论---建筑就是应当模仿自然界有机体的形式,从而和自然环境保持和谐一致的关系。在他看来,人们建造房子应当和麻雀做窝或蜜蜂筑巢一样凭着动物的本能行事。并极力强调建筑应当像天然生长在地面上的生物一样蔓延、攀附在大地上。简言之:建筑就是应当模仿自然界有机体的形式,从而和自然环境保持和谐一致的关系

6、。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全寿命周期:建筑物的前期决策、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维修直至拆除。LEED:(LeadershipinEnergyandEnvironmentalDesign)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宗旨是:在设计中有效地减少环境和住户的负面影响。目的是:规范一个完整、准确的绿色建筑概念,防止建筑的滥绿色化。建筑构图联系电话:029-85254148联系地址:西安市李家村万达广场2栋1单元11819室QQ:127:063557QQ群

7、:157139865华海建科培训中心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物各部分的布局和组合形式以及它们本身彼此之间和整体的关系构图原理:形式美规律用于建筑艺术形式的创作中,称为建筑构图原理。灰空间:又称为泛空间,最早由黑川纪章提出,指建筑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渡空间,以达到室内外融合的目的,比如建筑入口的柱廊、檐下等,也可以理解为建筑周边的广场、绿地等。五、群体建筑环境的空间组合1)、一分为多2)、组团或中心1、各种建筑群体组合特点1)、公共建筑2)、居住建筑群体组合周边式布局、行列式布局、独立式布局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