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385222
大小:2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1
《教学反思(克和千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克和千克”教学反思“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虽然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但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本学期我将“克和千克”定为公开课的内容,在磨课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因此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做”数学在教学中,为了联系生活实际,在课前,我先布置学生去收集带有质量标签的包装袋。了解一下生活中常用的计量物体轻重的单位什么?希望通过课
2、前活动,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3)班是第一个上课的班级,相比其它两个班,学生的基础稍差,学习的主动性不强,个性比较活泼。对于我课前布置给他们的任务,大家都非常感兴趣。除了收集有质量标签的包装袋,还每人准备了一个水果(苹果或梨子或橙子等等。)此外,还布置了一些人带鸡蛋。充分的课前准备和有趣的学习内容,让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都提高了不少,这让我感到很高兴。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的感受1克和1千克的质量,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
3、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理解1克的感觉很轻很轻,1千克的感觉比较重,而且比1克要重得多。同时,让学生根据课件出示的各种秤,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了解到的各种各样的秤,知道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1克的质量比较微小,容易被忽视。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克的概念,我找了很多大小一样的塑料小方块。每一个都重约1克。每一个学生拿一个,让他们掂一掂,看一看,感受1克物体的轻重。接着启发学生联想到生活中熟悉的物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建立正确的表象。但我发现,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思维也容易被别人所影
4、响,有一个同学说铅笔上的橡皮头大约一克,其他的同学就也会说自己的橡皮擦(,比较大,实际并不止1克左右)。而对于生活中的黄豆,图钉等物品,基本上没人能想到。但老师举例黄豆时,就有人说绿豆,红豆。1千克的质量比较大,在生活中接触得比较多一些。我用一袋1千克的面,轮流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又与1克相比较,使学生感受到1千克比较重。为了让学生将1千克更加具体化,我组织学生一起用盘秤称量了带来的水果,本来是想称出1千克的苹果(或梨子,鸡蛋等)有几个,结果因为学生带的各种水果都不够1千克,最后只是称出了带的水果的质量。这是我布置课前准备
5、的时候没有考虑完全所致。回想整个课堂,基本上都以动手操作,感受为主。有的是学生自己操作,有的是老师代替演示。学生能保持比较长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但有部分学生表现过于活跃,对课堂纪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我花了一些时间来组织课堂纪律。另外,学生操作,感受过后,自己说一说的愿望也比较强烈。最后,在一个课时里,并没有按时完成一课时的学习任务。在回家的作业以及课后的练习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克和千克的学习仍然停留在感受阶段,并不能灵活的运用。在“做”中“学”新课程理念指出,学校教育中要确定新型的师生关系,构建融洽的学习氛围,教学的目的
6、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而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眼睛观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觉来感知。这节课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鉴于前一个班的教学效果,我将这节课做了一些调整。首先,我创设了森林运动会的情景,小乌龟要参加负重赛跑,请同学们帮它出出主意,背小鸡还是小羊?由此引出表示物体轻重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生活中,我们要表示物体的轻重,也要用到克和千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
7、联系。初步感知后,我设计了5个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克和千克。分别是掂,比,猜,称,说。掂:让学生分别掂一掂1克和1千克,然后说一说自己的感觉。学生能明显的感觉到1克很轻很轻,而1千克比较重。比:选几个学生代表分别用左右手同时掂1克和1千克,然后说一说两只手的感觉,比较1克和1千克,使学生明确1千克比1克要重很多。猜:在初步感知和认识了克和千克之后,我设计了猜质量的游戏环节,我拿出一些孩子们经常吃的零食,上面标有质量标签。开始猜时,请学生掂一掂后,我提示数字,请他们来猜单位。学生获得一些经验之后,就不再提示数字,让
8、学生猜物体的质量。学生通过比较估测与实际质量的差别,在修正的过程逐步建立质量单位与具体实物的关系。称:猜质量的游戏过后,我问他们,如果老师不提示你数字,你还可以怎样快速准确的知道物体的质量呢?由此引出“秤”。课件出示秤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见过那些?在哪些地方见到的?学生认识这些工具,感受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