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姑娘、贤内助、时尚女(上)——中国女性杂志建构的女性形象

铁姑娘、贤内助、时尚女(上)——中国女性杂志建构的女性形象

ID:11369286

大小:7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1

铁姑娘、贤内助、时尚女(上)——中国女性杂志建构的女性形象_第1页
铁姑娘、贤内助、时尚女(上)——中国女性杂志建构的女性形象_第2页
铁姑娘、贤内助、时尚女(上)——中国女性杂志建构的女性形象_第3页
铁姑娘、贤内助、时尚女(上)——中国女性杂志建构的女性形象_第4页
铁姑娘、贤内助、时尚女(上)——中国女性杂志建构的女性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铁姑娘、贤内助、时尚女(上)——中国女性杂志建构的女性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铁姑娘、贤内助、时尚女(上)——中国女性杂志建构的女性形象关键词:大陆媒介女性杂志女性形象[摘要]:改革开放前呈现在中国女性杂志的女性形象,大体上是一种无性化(或者说男性化)的特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中国女性重新获得长期来失去的性别角色,同时呈现了多元化的形象。本研究选取了四本创刊时间不同,各具时代意义以及定位有异的女性杂志《中国妇女》、《家庭》、《女友》、《时尚cosmopolitan》。首先,试图分析改革开放前所谓“妇女能顶半边天”,那种被阶级意识遮掩性别身分,呈现无性化(或者男性化)的“铁姑娘”女性形象,是

2、否仍存在当前的中国女性杂志里?其次,本研究试图在中国女性杂志里,检证改革开放后,重新获得长期来失去性别角色的新女性,在兼顾事业与家庭的过程中,是否仍需感谢家庭的支持,自觉地从“半边天”的角色,再一次回归到男性的附庸,展现了重新拥抱传统婚姻价值的“贤内助”形象?第三,伴随着90年代中期中国步入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中国职场上涌现了大批商场女强人,使得中国女性在社会、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地位。本研究试图在中国女性杂志里,检证这些职场的“时尚女”,是否在享用时尚精品的同时,掉入父权体制建构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里?  一、研究

3、动机与目的  中国的女性解放运动并非是由独立的女权运动带来的,而是作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也就是说,二十世纪中国女性解放斗争的对立面不是强大的男性政治、经济、文化霸权,而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压在全体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因此,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领导者并不是中国女性自己,而是她们性别的对立者——男性[1]。  由于苏维埃革命中,女性的人身解放问题必须被置放在阶级革命中来定夺,才有意义和价值。因此,对以苏俄为师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女性的解放同样必须依从于阶级革命的进度和需要,来决定自身的进程

4、。也是在这个认知指引下,中国共产党要求苏区妇女必须以自身的力量来解除封建束缚,打倒父权、夫权和家长权对妇女的人身垄断。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要求妇女必须把无产阶级革命当作自我实践的对象,如此才不会形成性别解放凌驾阶级解放的问题,影响革命大业的完成[2]。  由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从1939年在延安创刊迄今的《中国妇女》杂志,就具体而微纪录了从国共战争到新政权成立后,中国女性解放的过程以及女性形象的变化。例如,在建国之初,《中国妇女》杂志封面刊载了石家庄大兴纱厂女工为庆祝解放打腰鼓翩翩起舞的照片;东北医科大学女同学在

5、化验室中做实验的照片;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宋庆龄肖像;中长铁路机务段的火车女司机们合影;党的好女儿赵桂兰的照片;女学生帮助农民收麦的情景;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代表会议女代表们的照片[3]。  《中国妇女》杂志也刊载了以下的文章,再现了中国女性生活的巨变,例如:《天津中纺二厂的女工发动起来》、《良家营妇女走向田间》、《北京市妇女生产教养院》、《北京市八区妇女识字班》、《养鸡能手王老太太》、《改造接生婆》、《新疆妇女的新生》、《土地改革后的豫中农村妇女》、《治黄在线的妇女旗帜——王秀荣》、《电车女司机在培养中》、《林幼华——

6、长江上第一个女驾驶员》、《第一个农民出身的女研究员张秋香》等[4]。  从《中国妇女》杂志刊载的封面与内文,可以看出这些随着中国共产党建立政权后,涌现在过去男性主宰领域的新女性,其展现的女性形象,却是一种“无性化”(或者说男性化)的特征。可以说,这是一种化装为男人、以男性身分为认同的“花木兰”形象。毛泽东诗词《七绝.为女民兵题照》:“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就生动地描绘了无产阶级革命下中国女性的新容貌[5]。  明显的是,这些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政权后,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

7、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束缚下解放出来的新女性,在解放的同时也带来性别消除的过程。在文革期间,中国女性清一色的毛式服装,全国口令一致的文革语言,使得性别话语被简化并纳入阶级斗争的党国话语中。确切的说,女性象征压迫(如童养媳、纳妾、奴隶制这些形式)的受害者,而男性则代表革命变化的能动作用(通过一系列熟悉的象征物与人物:男政委、武装斗争、枪、党、太阳),阶级意识掩盖了性别身分[6]。  在新中国的经典电影《红色娘子军》中,同样可以看到中国女性形象的变化。剧中,琼花与红莲逃离了国民党与恶霸地主南霸天统治的椰林寨,跨入了红军所在的红

8、石乡时刻,不仅黑暗的雨夜瞬间变换为红霞满天的清晨;红莲身着的男子打扮也奇迹般地换为女装。但下一时刻,便是娘子军的灰军装取代女性的装束。在《红色娘子军》的叙事中,是将性别的指认联系着阶级、阶级斗争的话语。这说明了当代中国女性在获准分享社会与话语权力的同时,却失去了她们的性别身分及其话语的性别身分。中国女性在真实地参与历史的同时,女性的主体身分消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