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369209
大小:100.88 KB
页数:69页
时间:2018-07-11
《2013公务员考试_张小龙申论必看热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回顾历史——国考历年真题 一、2011年国考地市级真题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1.“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材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参考答案】张小龙1、政府政策:城市户籍限制,无法参加当地高考。2、公办学校:入学门槛高,费用高。3、民办打工子弟学校:数量有限,办学场所不稳定,设施简陋,经费紧张;办学门槛高,无合法地位,缺政府支持;师资队伍、生源不稳定,教学质量难保证。4、进城务工人员及子
2、女:家长工作、生活压力大,对孩子教育不够重视,出现辍学;子女学习、生活压力大,心理出现“边缘化”倾向。 2.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有关内容,谈谈对文中“困境中的不绝希望”这一表述的理解。(10分)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参考答案】1、“困境”是指:农民子女受教育成本高、就业难,农村生源比例下降,辍学率高,出现了因教返贫、因教致贫现象。2、“不绝希望”是指:农民对子女通过教育摆脱贫穷寄予希望;这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努力给人以悲壮感,是中华民族教育的希望之所在。3、我们应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帮助其走出困境。 二、L县政府拟进一步宣传
3、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模式,以期更好地提高办学效率和质量。请根据“给定资料3”,以县教育局的名义草拟《给乡村中小学家长的一封信》。(20分)要求:(1)内容具体,符合实际;(2)用语得体,通俗易懂;(3)不超过400字。【参考答案】张小龙《给各村中小学家长的一封信》各位家长:你们好!我县人口自然分布十分分散,学生上学路途遥远,且安全隐患问题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决定推行寄宿制,即让孩子在上学期间在学校寄宿。寄宿制不仅可以减轻家长负担,方便学校的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孩子节约了上学时间,减少了在回家路上带来的危险,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利无害的。在推行寄宿制
4、时,我们将改善学校的住宿、饮食环境,保障学生的安全健康。我们的老师也会积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在学习、生活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请各位家长放心。对于寄宿的学生,希望家长和老师、学校密切配合,主动对孩子进行引导和教育。家长们,知识就是力量,教育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希望大家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让孩子有力量去托起明天的希望。县教育局二0一0年XX月XX日 三、假设你是一名派到农村的支教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分析希望小学遭废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希望小学遭废弃问题的具体建议,供上级有关部门参考。(20分)要求:(1)对原因的分析准确、全面;不超
5、过100字;(2)所提建议具体、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300字;(3)条理清楚,表达简明。【参考答案】原因:1、希望小学软硬条件较差。2、学生人数减少:由于城市化,计划生育,教育资源调整,入学人数下降。3、学校选址不合理:规划不科学,学生求学不便,且不符合合并要求。4、办学成本较高:农村税费改革引发农村学校经费紧张。建议:1、整合教育资源。对非法占用的校舍进行回收,将不符合需要的学校进行拍卖处理。集中资金合理规划,兴建硬件条件完善、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学校。2、转移投资方向。将希望工程资金由过去对农村的扶持转移到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扶持上;由硬件建设为主
6、,转向教师培训、现代化教育设施软件建设为主。3、拓展资金渠道。希望工程和地方政府共同做好校园建设,教育经费使用分配等方面的规划,努力促成学校之间在师资、教育资源上的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4、提高办学质量。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重视,避免失学现象发生;同时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加强和学生及其家长的交流,促进家长和学校之间互信。 四、“给定材料7”的划线部分写到:“有位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这样,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在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请结合
7、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材料”;(3)语言流畅;(4)总字数800~1000字。【参考答案】农村“失根”的背后——张小龙当前,在全国急速推行城镇化,全民族由农牧文明向城市工商文明急剧转型的进程中,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民”变成了“市民”。他们有形或无形的“家”都留在乡村,但生计或梦想却在城市。对于乡村孩子,家乡不再是令人愉悦的乐园,他们企盼城里人的“富有”和“流行”生活。农民工,留乡务农会被耻笑为“土包子”,进程打工又很难熟稔城里人的心思和仪规。农村大学生和
8、知识分子总想“又回到遥远的故乡”,但哀叹不能“又”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