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从西府秦腔源探古“西秦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西府秦腔源探古“西秦腔”38当代戏尉?剧史钩沉右匕=秦.=口赵家瑞陕西关中西部的宝鸡辖区和咸阳部分县区,以及甘肃的陇东,天水,平凉,庆阳等地区,曾盛演一种"西府秦腔".独霸西秦剧苑约400年之久,在民间广为流传.早在明清时期,"西府秦腔"已有"西秦腔",周至腔,礼泉腔,陇西梆子,陇州腔,甘肃调等称谓.民国时,又有"西路梆子","西路戏","西路秦腔","老秦腔"(其时称流入的"西安乱弹"为秦腔)等俗称.建国后始正式改称"西府秦腔"."西府秦腔"是古"西秦腔"发展的延续西府秦腔是古代西音,秦声,陇声遗响.唐宋时,道观,佛寺诵经活动在民间
2、广为流行.诵经中有以击节,散而哀,如泣如诉为特点的秦声劝善调,对其声腔形成有很大影响."西府秦腔"的二板,滚板就有击节,散而哀,如泣如诉的明显痕迹.而在杂腔中劝善调还被直接运用,并能将劝善调唱法过渡到板式唱腔中去."西府秦腔"形成于何时?又在何地自立门户,演变为独立的戏曲剧种?若探究"西府秦腔"流变历史,应先从"西府秦腔"与古"西秦腔"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笔者通过对有关资料的对比分析,形成的看法是:"西府秦腔"源于古"西秦腔"."西府秦腔"是古"西秦腔"在本土的延续发展,古"西秦腔"就是后来的"西府秦腔".其理由为:1.从地理位
3、置看.古"西秦腔"与"西府秦腔"都源出陕甘相邻地带.古"西秦腔"主要流布于东秦州(凤翔)咸阳西部一带和西秦州(天水)陇东,平凉,庆阳等地区.而"西府秦腔"所流布的4O多个县区,恰与古"西秦腔"为同一地区.从地域看,古代五胡十六国时,该地属鲜卑王国疆域,被称为"西秦"(385—437).故沿海一带外籍人,称"西秦"一带流行的声腔,为"西秦腔"或"甘肃调"."西秦腔"名谓最早见于明万历(1573—1619)抄本《钵中莲》传奇十四出《补缸》.此出有"西秦腔"二犯,唱词全为整齐的七字,十字句.据考,该剧本为明嘉靖元年(1522)写作.2.从音乐
4、体系看.现代盛行的秦腔,属板腔体音乐,所有唱腔都在板式中进行."西府秦腔"则是以板腔体为主,兼有大量杂腔,杂调,综合运用的音乐形式.古"西秦腔"据戏曲音乐家王依群先生在《"西秦腔"考》一文中云:"(他)曾对清乾隆年间刊印《缀白裘》六集中《搬场拐妻》前一段西秦腔进行了考证.认为这种长短句唱段,用板腔体秦腔怎么也唱不成.……早期的秦腔,除吸收其他杂腔杂调外,秦腔本身唱调起码有两种:一是《钵中莲》那样的七言齐字句为板腔体;一是《搬场拐妻》那样的杂言长短旬的曲牌体."从上述可知,"西府秦腔"与古"西秦腔"同属一种音乐体系,都属大秦腔范畴,但它们
5、又是现代秦腔的异流派别.3.从乐器品种形制运用看.古"西秦腔"与"西府秦腔"沿用乐器品种形制都相同.清乾隆《燕兰小谱》云:"友人言,蜀伶新出琴腔,即'甘肃调',名'西秦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月琴副之.""西府秦腔"所沿用的乐器,据许多艺人所证,均言以二弦(胡琴)为主奏,月琴伴奏.民国府秦胞当代戏剧?剧史钩沉时,有鸣盛社艺人靳成侠,言其祖父靳茂林(清代艺人)专工月琴伴奏.主奏乐器为二弦.民国时期后,始改用板胡.从乐器沿用的品种与形制看,两者应为同类戏曲剧种.4.从戏班发展历史看."西府秦腔"许多早期戏班,就是古"西秦腔"时期的戏
6、班.民国时,"西府秦腔"有四大班√小班,七十二个奈何班.居四大班之首的"华庆社"(俗名张家班),据考创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3),它经历明,清,民国三个朝代.于建国后1952年解体.长达300多年,是我国古代戏曲历史中最悠久的戏班之一.它创建于明代,是古"西秦腔"流行时期,应属于古"西秦腔"戏班,但它又是"西府秦腔"最古老的戏班.它在长期的延续中,未改换声腔剧种,应该是同一声腔剧种.5.从艺人留传的口碑资料看."西府秦腔明代已在关中西部流行.据传,明天启末,明神宗六子朱常洛,封藩汉中南郑为瑞王.皇帝朱由校驾崩时,瑞王赴京奔丧,
7、途经宝鸡虢镇(今陈仓区),恰逢虢镇油坊沟村唱"大戏"(西府秦腔).瑞王发现后便问,皇帝驾崩,全国吊丧,你们还演戏?艺人们听后,都担心闯了大祸,适逢村中举人冯毕达赶到,急忙上前接待,说明演戏原委.瑞王听完后,再未提演戏之事,便起身登程.冯毕达系原宝鸡县新声剧团团长(1958)冯兴忠之先祖.冯氏族谱首位座下有明万历举人冯毕达字样.从这段轶文流传中,可知明万历年间(1573—1619),陕甘地带已有"大戏"(古"西秦腔","西府秦腔")演出.另在关中西府凤翔传统木版年画中,流行有"戏出"木版画.今存有明正德九年(1514)《回荆州》戏曲木版年
8、画(见图),可知明正德时已有"大戏"流行.关中西府凤翔传统木版年画明正德九年(1514){1~1荆州》综上述资料可知,流行于明代《钵中莲》的"西秦腔",清康熙年间(1662—1722)《歧路灯》中的"陇州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