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流和局地环流

大气环流和局地环流

ID:11340116

大小:30.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11

大气环流和局地环流_第1页
大气环流和局地环流_第2页
资源描述:

《大气环流和局地环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气环流和局地环流大气环流:大范围的大气运动的基本状态,其水平尺度在几千公里以上,垂直尺度在10公里以上,时间尺度在1~2天以上。如西风带,东风带,永久性气旋、反气旋。大气环流反映了大气的基本运动状态,决定了天气过程,甚至决定了气候的形成及其变化。一.大气环流的形成的主要因素1.太阳辐射作用(1)太阳辐射能量在地球不同地区、纬度的分布以及经向温度梯度的形成。(2)对流层低层和高层经向气压梯度的形成与单一热力环流模式的形成。2.地球自转作用(1)地球自转作用与三圈环流的形成哈德莱环流、费雷尔环流、极地环流(2)近地面层和高空风

2、带的形成(3)赤道辐合带、极锋、副热带锋区与副热带高压、西风急流的形成3.地表性质的作用(1)海陆分布的影响a.海陆的热力差异夏季:海洋为冷源,大陆为热源冬季:海洋为热源,大陆为冷源b.低层高低压中心的形成与季节变化夏季:海洋上高压加强,大陆为低压控制冬季:大陆为冷高压控制,海洋上低压发展c.高空纬向环流的形成与季节变化冬季:西风气流经过大陆,温度降低,到东岸降到最低,形成温度槽,而经过海洋时,温度升高,到海洋东部升到最高,形成温度脊。与此相适应的高空气压场是大陆东岸低压槽,海洋东部高压脊。夏季:与冬季相反,大陆东岸为温度脊

3、,海洋东部温度槽相应气压场为:大陆东部高压脊,海洋东部低压槽。(2)地形状况的影响a.动力作用阻挡作用:迎风坡产生高压脊;背风坡气压槽。扰流作用:气流分支,青藏高原南侧形成低槽,北侧,高压脊。b.热力作用青藏高原夏季为热源,冬季冷源。(3)地面摩擦作用a.西风带,大气给予地球角动量,东风带获得角动量。b.东风带通过水平输送和垂直输送将角动量输送给西风带。c.水平输送又分平均经圈环流和大型涡旋输送。二.大气平均环流1.平均纬向环流对流层上层:基本为西风带近地面层:极地附近为极地东风,低纬为东北信风带,中高纬为偏西风。2.平均水

4、平环流(1)对流层中上层500hpa:有叠加在平均纬向环流上的一系列槽脊。冬季:东亚大槽,北美大槽,欧洲浅槽,三槽之间为三脊,分别位于阿拉斯加,西欧沿岸,青藏高原北部,脊比槽弱。极地上空全年为极涡,冬季强于夏季。低纬度全年都有副高存在,冬季远弱于夏季;在地中海,孟加拉湾,东太平洋有较明显的槽。夏季:西风带北移,中高纬出现四个槽,青藏高原北部的脊变为槽,北美大槽略微东移,东亚大槽东移到堪察加半岛,欧洲西岸的的脊变为槽。槽的强度减弱,脊也很弱。低纬度槽增加。300hpa:大致与500hpa相似(2)海平面平均气压场无论冬夏,赤道

5、附近为低压带,气压纬圈分布,南半球明显冬季:蒙古高压,北美高压,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副高较弱,位置偏南。夏季:亚洲低压,北美低压;副高加强北移,海洋上有北太平洋高压和北大西洋高压;原冰岛低压,阿留申低压减弱,几乎消失。永久性活动中心:常年存在,强度范围随季节变化,多在海上。季节性活动中心:季节性存在,多出现于大陆。3.平均经圈环流强度较弱,随季节南北移动。4.急流定义:出现在对流层中上层的强而窄的风速带,最大风速中心在对流层上部,风速大于30m/s,在急流轴上有几个最大风速中心。环绕地球,其水平尺度达1万公里以上,宽度几百

6、公里以上,厚度几公里。一般呈东西项,有很强的水平和垂直风速切变。急流轴:急流中心强度最大区域。急流轴风速不均,存在数个强风中心,而且有分支汇合现象。急流的形成:对应行星锋区,由热成风以及地球角动量的北向输送造成。急流的分类:a.极锋急流与极锋对应,并随之发生季节性的位置变化,冬季位置偏南,大约40-60度,夏季偏北,且强度夏弱于冬。b.副热带急流(南支急流)与副热带锋区对应,其稳定且强大的特征与哈德莱环流有关,哈德莱环流的地球角动量的北向输送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并随哈德莱环流的强度和位置变化而变化。夏季偏北,且较弱。因副热带锋

7、区在中下层很弱,急流的风速垂直切变在对流层上部最大,与极锋急流相反。冬季急流大致位于20-30度。c.热带东风急流主要出现在北半球亚洲及非洲,夏季赤道东风带北移,在对流层顶风速达到急流标准。大致位于10-20度,最强东风位于阿拉伯海上空。三.大气环流的变化大气环流的变化包括结构、位置、强度的变化,从时间上可分为季节性的环流调整和调整期间的中短期变化。1.大气环流的季节性调整成因:季节交替,地表热力特性发生变化,大气环流随发生显著变化,盛行天气过程也发生改变。表现:在中高纬度一般以西风结构的变化表示环流的季节变化。在500hp

8、a体现为槽脊的增减,强度的改变以及西风强弱位置的变化。在对流层顶则体现为高空急流的变化。时间分布特征:冬季(12-4月)和夏季(6-8月)环流形势相对稳定,而在此之间,环流在半球甚至全球范围发生调整,具有显著变化甚至突变的性质,在亚洲尤其明显。2.中短期变化成因:在西风带纬向环流和经向环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