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建建筑设计原理 读后感

公建建筑设计原理 读后感

ID:11322679

大小:19.9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1

公建建筑设计原理 读后感_第1页
公建建筑设计原理 读后感_第2页
公建建筑设计原理 读后感_第3页
资源描述:

《公建建筑设计原理 读后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读后感建筑学2班李达11121211序如果算上寒假,这学期里我认真阅读了不少建筑学书籍。寒假里读了《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和《大师作品分析》。开学以后受王进老师推荐,阅读了《建筑空间组合论》和《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也想阅读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的设计》,但是苦于当当网、亚马逊上缺货)。一直在读这些重理论的书籍,想接下来读一些能够跳出设计原理条条框框,从更开阔的思路来讲建筑或怎样学习建筑的书籍,于是拜读了张永和老师的《非常建筑》和董豫赣老师的《文学奖杀死建筑》。可能自己在哲学、艺术、历史、神话上欠缺的太多,在读后者时感觉异常的困难。从开学第4周左右开始,每周三晚

2、上都会去北大听董豫赣老师关于园林的课。突然对园林产生兴趣,因为园林中蕴含着很多映射着哲理的设计手法,也展现了很多带有情感的空间,认真研究也许会对当下所做的设计有所帮助。加上课上老师多次引用计成《园冶》的原文,自己买了本《﹤园冶﹥注释》来读。因为书中的字是繁体的,形式上也多采用文言文形式,读起来很需要清静的心情,而自己喜欢读书的地方不是很清静,所以读了几章就打算把这本书放到暑假里认真品味。但还是有所收获:在我的空间构成作业中运用了一些园林的设计思想,自己很喜欢,老师也很喜欢。接下来买了《在AA学建筑》(下称《AA》)来读,了解了远在英国著名建筑学学校里的学生是以

3、什么超前的方法来研究、学习建筑学的。之后得到网友推荐,阅读了赫曼赫兹伯格的《建筑学教程1:设计原理》(下称《原理》)。以上就是到目前为止(开学11周)我所读过的书籍(现在正在读《建筑学教程2:空间和设计师》),在这里也算做一个总结。至于写读后感的对象,我还是希望选择《建筑学教程1:设计原理》。虽说王进老师推荐的那四本书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让我收获也很大,但是窃以为较《原理》不够有作者个性和思想。所以想写关于《原理》的读后感,以此来总结一些建筑设计的新视角。《建筑学教程1:设计原理》《建筑学教程1:设计原理》的作者是荷兰人赫曼赫茨伯格。书名用了“建筑学教程”

4、和“设计原理”几个字,按说应该系统的从最基础的“原理”讲起,编排也应该类似于《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或者《建筑空间组合论》,但实际上,在我看来,这本书其实是作者赫茨伯格对自己设计理念、思想的表达,他希望读者通过书中的案例和他自己的解释,能够创造出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建筑。那么,赫茨伯格的理念有哪些呢?首先,使用者能够在已建成的建筑物中打下个人印记。作为建筑师,我们的设计应该可以激发出使用者的参与热情,换句话说,就是提供使用者可以对建筑时间自己的个人影响的机会。比如,在以5人左右为一个单位的小办公室里,这些人可以对办公室进行一些小的改造——更换墙壁的色彩,安装搁板

5、放置自己喜欢的盆花和物品等。我想,之所以作者提倡让使用者成为一个建筑的终极建筑师,是因为建筑最终是属于使用者,而不只是建筑师发挥自己创造力的场景。使用者究竟喜不喜欢一个设计,还得看这个设计能不能体现自己的风格、个性、需求、偏好等。但通常,建筑师总是站在一个上帝视角,事先为建筑划分好功能分区,规划好每一个细节,这样就缺乏让使用者往建筑中渗透入自己风格的机会。反之,体现出使用者自己风格的建筑,会让使用者感觉自己和建筑亲密无间,愿意在建筑中享受。因此,建筑师所创造的环境,应该让人们有打下个人印记、表达个人特性的机会,并作出自己的贡献。除此之外,作者还往更深层次走了一

6、步:他认为,较为宽松、平等的环境,更能为使用者提供改变自己空间的积极性。设想在一个等级分明的公司里,每个员工只需要为自己的上级负责,上级对员工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个人的责任感就会丧失,个人没有强烈的责任感把自己身边的空间改变得符合自己的个性,个人也就会对自己周边的环境漠不关心。由此,在建筑空间布局的一开始,就要尽可能的减少层级体系的体现,比如经理的办公室处在一个能够“监视”全体员工的位置。这样,一方面在日后建筑设计能够加强员工和经历之间的感情联系,另一方面还有助于每个人营造自己个性化的空间。第二,利用好“两者之间”(The“In-Between”)空间。所谓

7、“两者之间”空间,就是两个不同功能分区之间的空间,或者可以叫“灰空间”,比如住宅单元的大门前的台阶,矮墙等等。通过利用这些空间,创造其多重的使用方式,让其创造使用者之间的交流的机会。这样的设计理念给了我一些灵感比如,如果让我去设计一所幼儿园或者小学,在处理大门时,我就会想,大门不应该只是在上学时把学生吞入,在放学时把学生吐出的的场所,而它应该是欢迎提早到达学校,或放学后不打算直接回家的学生在这里停留的地方。所以设计时应考虑提供低矮的短墙供学生休息和交流,大门可以做退后处理,然后让退后处理后,在大门两边形成的两面墙体,在大门区域投射出影子,为这些学生遮阳,甚至增

8、加雨棚。而且父母也可以在这里等候孩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