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315250
大小:37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1
《2011年浙江文综历史部分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12.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人”时代,世界中,与“小国寡人”相关的是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13.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图8是宋代部分名窖分布示意图,符合钧窖、定窖、景德窖、耀州窖排列顺序的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④③D.③②④①14.有学者根据材料一“苜卞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用煤
2、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不能成立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15.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7A.该碑文反应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B.会馆为商人出
3、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地的同乡商人所组建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16.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应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17.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时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侄儿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B.城市尚且如此
4、守旧,更不要说乡村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旧为多数人所坚持1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色标语:“打到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到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A.九一八事变前后B.一二八事变以前C.西安事变前后 D.八一三事变以后19.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毛的——这许多一
5、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熟悉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急换上正装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拒绝大多数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20.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7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
6、进行试验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21.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变异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②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搞清楚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22.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图9中,属于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有A.B.C.D.23.20世纪70年代,美
7、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A.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方向发展C.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非选择题部分(共160分)38.(26分)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
8、《中国历史通论》7材料二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二不弱?——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材料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