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314802
大小:28.83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1
《精编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有全套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精编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有全套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史料能反映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水平的是( )A.《周礼》中提到的“妇功” B.河南出土的司母戊鼎C.《农书》中的水排冶铁图 D.采用灌钢法制作的铁器2.唐代前期,漕粮主要以关东地区为主,“发漕山东粟四百万石入关”;唐中后期,随着曲辕犁的使用,“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每年向北方运粮达30万石左右。材料主要说明( )A.关东地区经济发展呈滞后性 B.重农政策在唐后期全面贯彻C.先进农
2、业工具对经济的推动 D.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南方3.宋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出现以通商口岸为核心的近代化商业群落。下列选项中属于宋代的是是( )A.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B.城市盛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C.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D.茶馆酒楼等常常营业到三更4.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A.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
3、 B.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C.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D.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5.从1888年至1911年,除了1899年一年外,中国原棉的出口大于进口。与棉花出口增加一起出现的情况是原棉价格的稳步上涨,同时又从印度和日本运进了价格较低的机制纱。这一现象( )A.扭转了中国贸易的入超局面 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加剧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D.加强了工业国产品竞争优势6.上海在中国近代有独特的折射历史的地位与作用,根据以下三则材料反映的信息,请给上海进行时空定位( )①有学者在日记中记着:
4、“上海理发价,己至七万元,不改币制,如何生活。”②上海工厂开工率20% ③百货架上80%的商品来自美国A.1895年 B.1913年 C.1936年 D.1948年7.1934年,中国银行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买走烟台张裕酒厂25万股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最大的工业化葡萄酒厂。这反映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 )A.外国资本的压制 B.封建主义的束缚 C.官僚资本的侵蚀 D.股票市场的紊乱8.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
5、口城市;“弦”比喻为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恰当比喻为( )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浦东9.中共中央1961年发出《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到年底全国职工减少800万,城镇人口减少1000万左右,减少供应城镇商品粮三四十亿斤、生活用煤二三百万吨。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八字方针”的调整 B.中苏关系的恶化 C.知识分子上山下乡 D.“左”倾思潮的影响10.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
6、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A.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 B.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C.没有解决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 D.没有改变人民公社的生产关系11.1980年春节前夕,商业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最好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国务院又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这表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国家尝试以市场手段调节社会经济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D.单一公有制的
7、生产关系己被打破12.1881年底,有人赋诗赞扬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诗中的通讯手段应是( )A.有线电报 B.无线电报 C.有线电话 D.无线电话13.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