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北京课改版七风筝教学设计

22北京课改版七风筝教学设计

ID:11313819

大小:2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1

22北京课改版七风筝教学设计_第1页
22北京课改版七风筝教学设计_第2页
22北京课改版七风筝教学设计_第3页
22北京课改版七风筝教学设计_第4页
22北京课改版七风筝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22北京课改版七风筝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风筝》教学设计鲁迅【设计理念】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读”为主,重视感悟,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把自主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一个锻炼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解放其思想和个性;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留下足够的空间为学生张扬个性,激扬美性服务,“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获得审美的重塑和提高。从而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精神。本文是一篇以表现手足亲情为主题的文章,选材角度新颖,与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笔触细腻,情感凄婉,适合于

2、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心理活动描写。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准确理解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兄弟间的情感。  ⑵、用科学的态度来分析这种情感的真实性,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   ⑶、结合实际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亲情观,学习作者敢于承认错误及严厉的自责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2、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心理活动描写。3、学习作者敢于承认错误及严

3、厉的自责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难点】1、理解部分句子的深刻含义。2、文章的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的多向性。3、理解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兄弟间的情感。【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步:激趣导入,创设情景一、激趣导入,创设情景。(一)、课前预习诵读1、“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哭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清·孔尚任);2、“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回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象蝴蝶斗春归。”(郑板桥·《怀淮县》);  3、本篇课文。(二)、导入新课。风筝,又叫纸鸢,在我国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历代诗人谱写了不少形象生动的风筝诗令人赏趣,像刚才同学们背的

4、这两首诗,孔尚任在诗中描写儿童风筝飞不上天,急得怒骂天公,使一个天真而又刚健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呼出欲出。可见,儿童对风筝的喜爱程度,可是有个孩子却无端的被剥夺了玩风筝的权利,究竟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风筝》。  第二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师巡视,了解学情)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4、整体感悟:用一句话说出课文的主要

5、内容。全文始终笼罩着的一个词语是?──(悲哀)  第三步:细读课文,圈点批注三、学生细读课文,按要求找处相应的句子,并在旁边作相应的批注。(1)、找处文中能体现“我”和“弟弟”对风筝不同的“态度”、“行动”、和“感受”的词语。(2)、用虚线“--------”-划出写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状的句子,体会作者在“风筝事件”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小结要点:“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他惊呼;……高兴得跳起来……”(3)、在文中用波浪线“﹏”找出在事件中体现作者内心活动的句子;体现文章中心的句子。  第

6、四步: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四、品读课文,让学生合作解决下列问题(一)、围绕“悲哀”可以设计一些问题: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这是为什么?小结要点:“惊异”的原因是: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二月,而北京的却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而北京的是“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悲哀”的原因是:我见到风筝就想起儿时对于精神虐杀的一幕,而这一幕是永远无法补救的一幕。从结构上讲是引出下文。      (2)、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深刻含义。小结要点:当年我认为小兄弟看风筝可笑可鄙,并且破坏

7、小兄弟制作的风筝,无意扼杀了儿童喜欢游戏的天性,现在“我”要讨小兄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弥补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样的悲哀,“我”无法摆脱。这段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儿童天性一旦被伤害,是难以挽回的,留给当事者的只有遗憾。   (3)、综观全文,作者是如何在误解冲突中表现浓浓的亲情的?小结:全文回绕风筝事件写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课文开头写天空放着各种各样的风筝,可弟弟却作出与众不同的蝴蝶风筝,这说明弟弟很聪明,可聪明的弟弟却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我”只能即将成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