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312637
大小: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1
《20130315《静思妙莲华》法华经序 (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0318《靜思妙蓮華》法華經序(二)【證嚴上人開示】我們每天以最虔誠的心,入道場來,邀請我們盡虛空遍法界,香雲海會諸佛菩薩聚集一處。這一念虔誠的心是遍三千界,能通達諸佛菩薩來鑒聽,聽我們的心聲。你們可記得,之前曾說過一段故事,一位清廉的縣太爺,平時他就是很清廉,把全縣的人民,當作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真的是父母官呵護子民,所以得到所有縣民的敬愛尊重。等到他年紀大了,要告老還鄉,要回去他住的鄉下了;但是他一生都很清廉,所以家庭沒有儲蓄,就是很窮,還是這麼帶著他一位女兒,就回去了。不過,這位老太爺幾年後,已經年紀
2、大了,生病了,病了,要怎麼辦呢?沒有錢看醫生,尤其是那麼鄉下,要怎麼辦?女兒就覺得要虔誠禮佛,但是,父親要照顧,無法到寺院去禮佛,這要怎麼辦?師父就對她說,妳一念虔誠,無論妳離得多遠,妳這念虔誠的心,諸佛菩薩都會聽到,所以妳每天在妳家裡,在門口那裡擺上香案,向著寺院這邊,妳可以每天就地禮拜,虔誠祈求,這樣就行了。因為她很用心,師父這樣對她說了以後,她要回來的路上,就開始算腳步,算時間,所以她知道,從這裡要到寺院去,要走幾步路能到達寺院,花多久的時間。她每天早上在香案前,很虔誠,就是這樣,看走幾步路,就是禮多少佛,
3、她每一拜就當成走一步,甚至拜了之後,她還在那裡繞佛,很虔誠。是不是女兒的虔誠感應到,父親的身體一天天強健起來,健康了,這位小姐,還是每天繼續這樣在禮拜,希望父親能身心安樂。有一回,就是同樣那一年,有一位年輕人,考試之後,中了狀元了,同樣要回鄉回來祭祖,這之間,狀元的母親,她覺得這就是佛菩薩的庇佑,既然已經風光回鄉來,要祭祖,要先到寺院禮拜。所以狀元的母親,就先派人去這間寺院說,我的兒子狀元郎,要來燒第一爐香。所以那天早上,大家都沒有去點香,狀元很早就到了,來的時候,香爐已經有香了,三支香在香爐裡,他覺得明明母親是
4、這樣說,是我要來燒第一爐香,為什麼又會這樣呢?沒關係,明天我會更早來,明天更早來,香爐同樣還是三支香在那裡,狀元就很不高興了。住持就說:「奇怪,沒有啊!我們真的沒有人,去燒頭一爐香,為什麼每天都有這三支香呢?」狀元覺得奇怪,既然出家人不會打妄語,絕對不可能;他就說:「好,我今晚要住在這裡,明天一早,我要看看是誰來燒香。」所以那晚他就住在寺院裡,一早天未亮,他就很注意,有,明明有一位女孩,他就看得很清楚,這個女孩的形態,寺門還沒開,她已經進來了,在那裡,虔誠禮拜,還在那裡繞佛。他就向這位住持說,這位住持師父他想到了
5、:「你說的這位女孩,有,是我們過去縣城裡,縣太爺的女兒;不過,他告老還鄉回來了,不久之前,縣太爺他身體欠安,他的女兒很虔誠,日夜守護在父親身邊,不過,她虔誠想要禮拜,卻無法前來,我曾這麼對她說,要她每天在家門口設香案,面向寺院這邊虔誠禮拜,是不是她的虔誠,所以每天的這個時刻,她在禮拜,她那念的虔誠力量,來到這裡。」這位狀元聽了不可思議,有這樣的事情,他就真的去拜訪過去的縣太爺,他看到這位女孩端茶出來時,他自己吃了一驚,就是她,沒錯,一早到寺院去燒香禮佛;所以狀元看了很感動,也很喜歡這個女孩得很美,所以回去就對他的
6、母親說,母親趕快找人來提親,就此一樁美事,終成眷屬;縣太爺有了狀元女婿,就這樣傳為村裡的美談,大家津津樂道,大家很歡喜,都愛說這個故事。由此就知道,虔誠禮佛,心若誠則靈,心誠則靈;所以這是一種虔誠,我們若虔誠,不只是心力,這個虔誠的一念,能夠上達諸佛菩薩聽,也能遍三千世界。看我們的心,這種虔誠的力量到什麼程度,何況諸天護法,當然永遠都來守護。所以我們的道場,每天都用這麼虔誠的心,守護道場的天龍護法,這就是我們應該要感恩尊重;所以我們要生起禮敬的心,所以我們要虔敬迎請慈悲護念。一念虔誠遍三千上達諸佛菩薩聽諸天護法恆
7、守護虔敬迎請慈悲護念靜思法脈慈濟道場共修法靜思法脈、慈濟宗門,慈濟人共修的法,就是禮拜《法華經》,常常聽到我們全省的靜思堂,或是分支聯絡處,大家在共修,不就是禮拜《法華經》嗎?所以<法華經序>,字字我們都很虔誠,字字為寶。所以虔誠禮拜,這是我們慈濟人的特色,心靈的道場,也是靜思法脈慈濟宗門,慈濟人的心靈道場,平時大家在共修,禮拜<法華經序>,希望大家若是共修時,禮拜<法華經序>,就是要以這樣的心態,最虔誠的心態。所以我們昨天也說過了,除了我們有這樣虔誠的觀想,諸佛菩薩遍滿虛空,我們的供養也是一樣,遍法界供香花,這
8、就是表示虔誠,也表示莊嚴道場。因為每一個時刻,都是諸佛菩薩光臨,在我們的道場周圍,所以我們要很虔誠,這樣來稽首,期待大乘的經典,無論是本跡二門的道理,我們都能很透徹了解,無論是法、譬喻等等,我們都能很通徹,無論是發心修大乘行,或是只發了小乘心,他都能夠了解,了解大乘的法,能轉小為大。希望人人能覺悟,從我們內心透徹佛法的道理,所以序文就是這麼說,我們要皈依,我們要很虔誠的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