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综合防尘措施1

掘进综合防尘措施1

ID:11296515

大小:1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1

掘进综合防尘措施1_第1页
掘进综合防尘措施1_第2页
掘进综合防尘措施1_第3页
资源描述:

《掘进综合防尘措施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掘进工作面综合防尘措施1、矿井井下粉尘防治工作管理实行“属地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做到“谁产尘,谁治理”。2、掘进工作面投产前综合防尘系统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生产。3、掘进工作面的防尘供水管路管径不小于2寸,每隔4米一个“S”钩。防尘管路要延接至迎头,距离迎头不大于30米。掘进巷道管路每隔50米安设一个拔哨。管路吊挂要平直,不拐死弯,接头严密不漏水。4、必须采取煤层注水、湿式钻眼、冲洗巷帮、水炮泥、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5、掘进工作面施工巷道、回风巷道、阶段车场,要每天要进行巷道冲刷。巷道不得有厚度超过2mm,连续长度超

2、过5m的煤尘堆积,风筒、电缆及管路上要无积尘。6、煤巷(半煤巷)综掘工作面应采取煤层浅孔动压注水措施。必须配齐注水钻机、注水泵等装置。采取浅孔动压注水的掘进工作面,孔深必须大于一个圆班进度,突出煤层注水压力不得大于10Mpa,预留不少于3m的超前距。7、综掘机作业时,必须使用内、外喷雾装置;内喷雾装置使用的水压不得小于3MPa,外喷雾装置的使用水压不得小于1.5Mpa。如果内喷雾装置的使用水压小于3MPa或无喷雾装置,必须增设一套辅助降尘设施,同时必须保证外喷雾装置正常使用。8、煤巷、半煤巷、岩巷掘进工作面放炮喷雾不少于1道、2道和3道,距迎头不应超

3、过20m。放炮前、后必须对工作面30m范围内巷道周边进行冲洗。9、扒矸机必须安装联动喷雾;在装岩(煤)过程中,必须边装岩(煤),边洒水。10、掘进工作面风流净化水幕安装距离工作面不超过50m巷道内,超过100米掘进巷道回风出口处需增设一道进化水幕。11、掘进工作面必须安设不少于3道防尘帘,第一道防尘帘距离迎头不得大于30米,防尘帘间距为10~15米,防尘帘必须覆盖全断面,安装可关闭的门,门的大小以方便人员、车辆通过为准。每道防尘帘处需安设喷雾,喷雾水幕要能够充分湿润防尘帘。12、掘进迎头进行落煤、打眼、喷浆等产尘工序时,防尘帘门要关闭,防尘帘喷雾要打

4、开。13、所有运煤转载点必须安设自动和手动两套喷雾,喷雾喷头要对准落煤点,自动喷雾刮板要灵敏。14、刮板机与皮带机的转载点,落差不准超过500mm,超过500mm必须安装专用溜槽和导向板除外。15、防尘喷雾要保证完好,出水要能充分雾化,软管要求固定并紧贴巷道帮顶,闸阀要灵敏并安设在该道喷雾上风侧(要保证不喷湿开喷雾人员),不得擅自甩掉喷雾管路。16、所有喷雾实行挂牌管理,牌板规格要统一,填写要规范,内容包括喷雾类型(编号)、安装地点、责任单位、责任人。17、打锚杆眼必须进行湿式作业。18、煤巷(半煤巷)掘进巷道必须使用隔爆水棚。19、每周至少进行一次

5、隔爆设施检查。检查内容:安装地点、水袋数量、水量、安装质量、棚区长度、断面、棚距等参数。20、集中式隔爆棚组的用水量按巷道断面计算,掘进工作面辅助隔爆棚不小于200L/m2。21、隔爆棚应设置在巷道直线段内,与巷道交岔口、转弯处、变坡处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75m,与风门的距离应大于25m。22、第一排隔爆棚与迎头的距离须保持60~200m。23、隔爆棚排间距为1.2~3.0m,掘进巷道隔爆棚的棚区的长度不小于20m。24、水棚距顶梁、两帮的间隙不小于100mm;水棚距巷道轨面向上不小于1.8m;水棚应保持统一所有水棚的高度,需要挑棚时,水棚区的巷

6、道断面应与前后各20m长的巷道断面一致。25、水袋应被自由地吊挂在挂勾上,挂勾应自由地吊挂在支承构件上,均不得捆扎绑死。水袋应采用易脱勾方式布置,挂勾位置要对正,每对挂勾的方向应相对布置(勾尖与勾尖相向),挂勾应采用不小于8mm圆钢,挂勾角度为60(±5°),弯勾长度25mm。26、每处水袋棚必须使用同一规格的水袋,不得混用。水袋水量要充足。27、掘进工作面所有接尘人员必须佩带防尘口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