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控制测量方案

沉井控制测量方案

ID:11291078

大小:8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1

沉井控制测量方案_第1页
沉井控制测量方案_第2页
沉井控制测量方案_第3页
沉井控制测量方案_第4页
沉井控制测量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沉井控制测量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工程概况  1.1工程特点  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位于绍兴市,钱塘江下游右岸主要支流曹娥江河口,距绍兴市区约30公里,为Ⅰ等工程,主要建筑物挡潮泄洪闸、堵坝、岸墙、翼墙为Ⅰ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上游导流堤等为3级建筑物;临时建筑物施工围堰等为4级建筑物。大闸枢纽主要由挡潮泄洪闸、堵坝、导流堤、鱼道、上游河道护脚、上下游堤防加高加固以及2号闸老围堰处理等建筑物组成。在灌砌石海漫下游端设防冲大沉井,  防冲大沉井总长685m,共计55只。由于沉井下沉过程中不可避免有倾斜现象,根据相关工程经验,在相邻井间预留0.9m的宽缝,在预留缝的

2、上下游两端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缝堵,高压旋喷桩深15m,桩径不小于1.5m。单个防冲大沉井,顺水流向长8m,垂直水流向长12m,深13m,外壁厚0.7m,中间设分隔墙厚0.4m,顶板厚0.8m,下端开口,中间为空箱,刃脚底面宽度0.3m。沉井沉放完毕后,在空箱内回填砂质粉土。设计沉井底标高为-15.5m,顶标高为-2.5m。  1.2工程地质  沉井场址在勘探深度内土层出露较简单,分布较均匀。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砂质粉土(al-mQ4)组成,顶板标高-17.2~-1.31米;  ②淤泥质粘土粉土夹层(al-mQ4),顶板标高

3、-19.2~-12.31米;  ③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al-mQ4),顶板标高-24.4~-21.4米;  ④粉质砂土、粉土互层(al-mQ4),顶板标高-44.9~-33.1米;  ⑤粉砂(al-mQ3)等组成,顶板标高-60.8~-50.22米。  地基土砂性强,抗剪抗压性能良好,砂性土抗冲能力差,易受水的影响。  施工区域内建设单位已建有施工围堰,堰高平均高程约为10m,围堰区内场地比较平坦,场地标高为-2~-2.5m。2沉井下沉方案的确定  2.1沉井制作  沉井制作采用就地浇筑的方式,每只沉井分二节制作,一次下沉。

4、第一节制作高度8.5m,分三次浇筑砼,即1.0m、3.7m、3.8m。为方便施工第一次沉井制作时的地面标高(刃脚位置)为-7.0m。第一节制作的沉井下沉到▽-15.5m,然后再进行上部的接高,进行第二节3.9m的制作。  2.2下沉方案  2.2.1沉井群划分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及现场实际情况,具体施工按以下原则进行组织:  将共55只沉井分为7组,每组又分为两个小组,除3-2为3只外,其余每小组均为4只,分组顺序编号见下图。每组沉井进行编号,按第1组→第2组→第3组→…→第7组的顺序进行施工,具体从东到西,即从0-5.8

5、桩号开始进行第1组编号,实行连续流水作业。第七组(7-1)4只沉井第三组(3-1)4只沉井第六组(6-1)4只沉井第二组(2-1)4只沉井第五组(5-1)4只沉井第一组(1-1)4只沉井第四组(4-1)4只沉井第一组(1-2)4只沉井第五组(5-2)4只沉井第二组(2-2)4只沉井第六组(6-2)4只沉井第三组(3-2)4只沉井第七组(7-2)4只沉井第四组(4-2)3只沉井  大沉井分组顺序编号图  2.2.2资源配置  每组沉井群计划设置两个钢筋模板作业班组,一个砼浇筑作业班组,进行三班制流水作业。在每只沉井具备浇筑条件后

6、即进行砼浇筑,沉放时,同时沉放一个小组的四只沉井,时间大概为两天,待沉放稳定后,再同时沉放另一小组的四只沉井。资源均按此进行配置。  2.2.3沉井下沉方法  本次沉井群采用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相结合的方法。我们考虑先采用排水下沉,最后视具体情况采用排水或不排水下沉。预计不排水下沉深度2~3m。  沉井采用水力冲土,泥浆泵排土。同组的每小组四只沉井同时进行下沉。由于沉井群井间距仅90cm,每个沉井下沉时相互间存在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下沉过程相互干扰,4只(最后一小组为3只沉井)沉井下沉时基本同步,相邻间沉井下沉时高差按不超过1

7、.0m进行控制。具体的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打设第一级井点→挖基坑→打设第二级井点→制作第一节沉井→拆除模板、挖土下沉→部分回填土→第二级井点拆除→沉井接高→回填土→顶板施工→旋喷施工→工程完工清场3下沉稳定性计算  计算沉井的下沉稳定系数(按制高8.5m,下沉8.3m,且排水下沉进行计算)  3.1计算沉井侧面摩阻力的下沉系数  k1=Q/Rf。  其中Q为沉井自重,按8.5m高计算,为7160KN  Rf为井壁总摩阻力,按Rf=U(H-2.5)fc计算。  fc为单位面积的摩阻力,钱塘江边的粉砂土经验值取20kpa  故R

8、f=40×(8.3-2.5)×20=4640KN,k1=7160/4640=1.54>1.15  (如按部分不排水,地下水作用2~3m,沉井的浮力为1360KN,此时k1=(7160-1360)/4640=1.25>1.15)  3.2计入侧面摩阻力、刃脚及隔墙下土体的支承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