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试题及答案

工程水文学试题及答案

ID:11283601

大小:3.97 M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1

工程水文学试题及答案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工程水文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工程水文学试题解第一章绪论一、概念题(一)填空题1.存在、分布、循环、物理化学性质及其环境因素,各水文现象(如降水、水位、流量、水质等)2.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行管理3.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水文分析与计算,水文预报5.成因规律,统计规律6.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二)选择题1.[d]2.[c]3.[b]4.[b]5.[a]6.[b]7.[a]8.[c]9.[b]10.[c](三)判断题1.[T]2.[T]3.[F]4.[F]5.[T]6.[F]7.[T]8.[T](四)问答题1.答: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大规模开

2、展,为满足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迫切需要,水文工作者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量的、深入的试验研究,使水文学发展到工程水文学阶段。它主要包括水文分析与计算及水文预报两方面的内容。2.答:工程水文学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的作用主要是:(1)规划设计阶段,为规划设计工程位置、规模提供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等水文数据;(2)施工阶段,为施工设计提供设计水文数据,为指导现场施工,提供施工水文预报;(3)运用4管理阶段,提供各类水文预报成果,确保工程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同时,还需不断进行水文复核,提供新情况下的设计水文数据。3.答:水文规律,基本上可分为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两类,

3、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也有将水文规律分为三类的,即成因规律、统计规律和地区综合规律,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区综合法。1564.答:水资源是水文循环引起陆地上一定区域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降水量、径流量及其变化,这些可根据水文、水质观测资料通过水文学原理与方法分析计算推求,水资源评价(包括水环境质量)工作,就是由各级水文部门进行的。可见,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5.答:(1)流域水量平衡原理;(2)流域降雨转化为净雨的规律,称流域产流规律;(3)流域净雨转化为流域出口径流的规律,称流域汇流规律,等等。6.答:(1)

4、水文现象的概率分布函数;(2)水文现象间的相关关系:(3)水文因素的地区综合规律,等等。7.答:长江三峡工程,是举世闻名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重大综合效益。为实现这些宏伟目标,必需的建筑物有:大坝、溢洪道、电站、船闸、升船机、排沙设施等。为设计和管理好这些工程,发挥它们的最好效益,水文上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计算,来沙、输沙与淤积计算;水文、水质监测;水文预报、尤其洪水预报;水环境预测与评价。二、计算题1.解: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对于全球的陆地区域,多年平均得到的水量为多年平均降水量Pc,必然等于多年平均流出的水量,即多年平均蒸发量Ec

5、与多年平均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之和。由此可得R=Pc-Ec=119000-72000=47000km32.解: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对于全球的海洋区域,多年平均得到的水量为多年平均的洋面降水量Po与多年平均从陆面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之和,必然等于多年平均的洋面蒸发量Eo。由此可得R=Eo-Po=505000-458000=47000km33.解:对于全球来说,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全球的多年平均降水量P必然等于全球的多年蒸发量,即收支平衡,由此可得 P=Ec+Eo=72000+505000=577000km3156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一、概念题(一)填空题1.汽、液、固,空中、海洋、陆地2

6、.微粒,达到或超过饱和3.强烈上升,绝热4.大,小5.大循环6.小循环7.太阳辐射和地球的重力作用,水具有固、液、气三态互相转化的物理特性8.蒸发、降雨、下渗、径流9.水文循环过程10.某一区域在某一进入的水量减去流出的水量,等于该时段该区域蓄水量的变化11.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12.流域13.闭合流域,非闭合流域14.河流长度15.河流纵比降16.河网密度17.河数率,河长率,面积率,比降率18.零19.气温、气压、风、湿度,云度20.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的条件下,气温下降,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21.对流、地形、锋面、气旋22.冷锋23.暖锋24.雨强大、降雨范围

7、小、降雨历时短25.高空槽、锋面气旋、低涡、切变线26.称重、虹吸、翻斗27.越大15628.算术平均法、泰森多边形法、等雨量线法29.时段平均雨强,瞬时雨强30.水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蒸散发31.、型、蒸发池32.温度、水汽压饱和差,扩散、对流、紊动33.土壤蒸发、植物蒸散发34.田间持水量35.下降,下渗能力曲线36.吸着水、薄膜水、毛管水、重力水37.毛管力38.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量、蒸发39.产流、汇流40.地面径流、壤中流、地下径流41.标准地下退水曲线42.径流系数43.流量4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