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281352
大小:39.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1
《小儿慢性扁桃体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小儿慢性扁桃体炎是如何引起的慢性扁桃体炎多因急性扁桃体炎症未彻底治愈,细菌残留于扁桃体隐窝,同时身体免疫功能差,一旦身体抵抗下降时,又再次复发急性症状,反复如此。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后,又容易导致扁桃体表面瘢痕形成,进一步阻塞扁桃体隐窝口,致隐窝引流不畅,更有利于细菌窝葳。小儿慢性扁桃体炎的局部病理主要是扁桃体的组织增生肥厚,或呈隐窝型慢性炎症改变。较大儿童可出现纤维型或性改变。(病理类型参考文章:如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http://www.haodf.com/zhuanjiaguandian/lifancheng_17
2、5361.htm)二、小儿扁桃体肥大是如何引起的小儿扁桃体肥大以生理性肥大者居多,部分此类患儿伴有慢性扁桃体炎。1、生理性扁桃体肥大:请参考文章:http://lifancheng.haodf.com/wenzhang/167783125.html2、扁桃体炎症性肥大:由于扁桃体本身表面凹凸不平而有沟槽、陷窝,容易滞留病毒与细菌,并在系统性或局部性免疫功能状态低下时(儿童患者往往是受凉、过热,以及鼻腔、鼻咽、口腔不清洁等)容易产生扁桃体炎的发生,扁桃体的反复炎症,就容易导其产生慢性炎症性增生与肥大。有慢性炎症的扁桃体肥大者,
3、其基础往往存在生理性扁桃体肥大,即在生理扁桃体肥大的基础上,产生慢性扁桃体炎。三、如何诊断小儿慢性扁桃体炎与扁桃体肥大1、病史:如果是慢性扁桃体炎,则存在既往有急性扁桃体炎的病史,或容易因为扁桃体炎而反复发烧、咽喉痛等病史;如果只是生理扁桃体肥大,一般无急性扁桃体炎病史。2、症状:以局部症状为主,少数情况下可能伴有全身某些症状。(1)慢性扁桃体炎:多有咽部疼痛,咽部经常不适,“吭喀”有痰,严重者可出现阵发性刺激性咳嗽,或有口臭,颌下淋巴结肿大;如果扁桃体较大,可以引起吞障碍而影响进食;多容易发生感冒,感冒后容易引起急性扁桃体
4、的症状(咽喉疼痛加重,发烧、扁桃体表面化脓)。少数慢性扁桃体炎患儿可能出现某些全身症状,由于炎症的毒吸收,可以引起长期低热,头痛,精神不振,大便秘结或消化不良;或伴有慢性扁桃体并发症的其他症状(扁桃体炎可以并发心脏病、肾炎、风湿热等)。(2)扁桃体肥大:生理性扁桃体肥大的患儿,可出现阻塞性症状,如现呼吸困难、吞咽受阻(吞咽障碍)、语言含混不清、睡眠时打鼾,以及吞咽障碍,影响进食,一般以扁桃体三度肥大者症状较为明显,并可由于肥大的扁桃体刺激咽部,出现咽部经常不适,或经常性“吭喀”无痰或少痰的症状。伴有慢性炎症的扁桃体肥大患者,
5、还可出现上述慢性扁桃体炎症的症状表现。3、检查:(1)扁桃体炎:A、扁桃体一般为二度大或三度大小,有慢性充血改变,表现不平,或陷窝口处有脓点栓塞,或扁桃体表现有瘢痕改变(原煤有急性扁桃体化脓后所致)。有时可见扁桃体表现有血管扩张。B、腭舌弓、腭咽弓慢性充血,多以腭舌弓处更为明显。C、触压扁桃体,质偏硬。有时挤压扁桃体时可见到有脓性物从隐窝口内溢处,多属于细菌感染。(2)扁桃体生理性肥大:A、扁桃体多为三度大,亦可为二度大,其表面较光滑。B、扁桃体无充血改变、腭舌弓与腭咽弓亦无充血改变。C、触压扁桃体时,质不硬,更无分泌物可以
6、挤出。附:扁桃体的大小分度:临床上,对扁桃体的大小一般分为三度:一度大:正常的大小(看起来很小,不明显)。医学表述为:扁桃体在腭咽弓与腭舌弓之间,不超过两腭弓的平面。二度大:稍微大一点(看起来比较明显)。医学表述为:扁桃体超过两腭弓的平面。三度大,较大或很大(看起来,两侧的扁桃体快要相互接触一起了)。医学表述为:扁桃体不但超过两腭弓的平面,而且接近或达到咽中线,两侧扁桃体即将或已经相互接触。四、慢性扁桃体炎可以引起哪些并发症慢性扁桃体可以引起的并发症很多,常见的有心脏病、肾病、关节炎、风湿热,以及阑尾炎、胆囊炎、毒性;甲状腺
7、肿等;若慢性扁桃体急性复发,有可能引起扁桃体周围脓肿;长期的慢性扁桃体炎还可引起小儿发育障碍。引起全身性或远距离器官并发症的机制,一是与某些细菌感染有关(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同时还可能与变态反应机制有关。五、慢性扁桃体炎为何容易反复发作,为何难以治愈请参考文章:慢性扁桃体炎为何容易反复发作,为何难以治愈 容易感冒是何原因,如何防治六、小儿慢性扁桃体与小儿扁桃体肥大的保守疗法有哪些方法任何保守疗法都较难以使已经增大的扁桃体在短期内缩小至正常范畴大小。保守疗法的目标最主要的不在于缩小扁
8、桃体(能够缩小当然是好事),而在于使扁桃体炎不反复发作,并减轻、消除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所引起的临床症状。1、西医认为,对于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增强身体抵抗力最重要。对儿童患者,增强抵抗力的方法,一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二是服一些药物提高抗病能力,如维生素类药物;容易感冒的患者可以注射斯琪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