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253043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1
《浅议中国重彩画人文内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中国重彩画人文内涵在我国古代,绘画被称作“丹青”,可见源初的中国画就是一个以线造型的色彩世界。重彩画是中国画发端最早,又成熟最早的画种,是我国民族绘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彩”起源于中国远古时代黄帝染衣裳、虞舜画衣冠、五彩彰施,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兴盛于汉唐。周朝时,古人将基本的颜色定为五种:青、赤、黄、白、黑,恰好与人类自身的生理特征相似——人有五官,五指,五脏,等等。由此可知,中国重彩文化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其蕴涵着一种极具人类生命主观意识的评判模式。重彩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主体部分,对其所包含的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敦煌壁画和民间美术等主
2、要形式进行分析研究,能更清晰的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及以“仁”“礼”为核心的人文美学观在中国绘画中的演变和延伸。一、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发端于战国时期的中国画,是以工笔重彩画的形式出现的。历代画家为后世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遗产。不同设色风格流派的工笔人物画作品汇集成浩浩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的长河,形成了在设色上独具特色的中国工笔重彩画的完整体系。5战国时期的两幅帛画《龙凤人物图》和《御龙人物图》都以人物为主,采用墨线勾勒的技法,设色简约(平涂而略加渲染),构图具有装饰意味,从这些特点来看这两幅画均具有早期工笔画的风格。其中的《人物龙凤图》,画面中侧身而立
3、的女子,头挽垂髻,身着长裙,身体略微前倾,双手合掌,似在祈祷;其头上方有凤鸟飞舞,左边腾空飞跃的龙。是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和孔孟“仁”“礼”思想在绘画中的最初体现。为以后绘画色彩的象征性、装饰性、主观性表现埋下了伏笔。晋代顾恺之的绘画重视传神,主张通过可视的行去表现“对象所蕴藏的神。”他的《女史箴图卷》整幅画面呈暖赭色,风格古朴,色泽鲜艳,这是最早的”以形写神”的绘画艺术的杰作。主旨宣扬封建社会妇女的道德和节操,以为后人教诫。《洛神赋》以浪漫主义手法,描写曹植与洛水女神之间的爱情故事。此长卷采用连环画的形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让曹植和洛神重复出现。顾恺之诗意般
4、的表达了原作的意境。此画色彩艳丽明快,富有诗意之美,使人联想到作者对洛水之神宓妃的爱慕以及神人殊隔、不能交接的惆怅之情。全图色调呈现出超脱、虚幻的意境,是当时动乱的社会环境和人们消极、压抑的情绪写照。5人物画在隋唐、五代和两宋时期十分突出,色彩绚丽,用色自由洒脱,如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唐太宗接见来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红色代表喜庆、正气,代表恢宏的气势,所以为画面的主色调。其次,黄色为贵色,显示了唐太宗的尊贵和沉着稳健。为了使红色和黄色不显得单调突兀,作者巧妙地利用了晁盖顶,和宫女服饰的配色,映衬出一团祥和、喜庆的气氛。这种用色特征也符
5、合了中国传统思想中以“礼”为前提的正色为尊,间色为卑的色彩象征秩序,是对君子“正颜色,正衣冠,坦荡荡的伦理要求和人格尊严美的颂扬”。同时说明了中国古代画家重视用绘画手段表现人们心理感受和社会功能的作用。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的立意造型、性格刻画、赋色堪称人物画史的巅峰之作,该画真实地描绘了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韩熙载纵情声色的夜生活,成功地刻划了韩熙载的复杂心境。实际上,它不仅仅是一张描写韩熙载私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那个特定的时代风貌,揭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从一个侧面,十分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生活场面的骄奢淫逸。与晋代,隋唐的绘画一
6、样都体现出了色彩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和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正契合了古人在文艺理论中提倡的以“人”为前提和核心的绘画理念。在元代之后,山水和花鸟逐渐占据了主要地位。中5国重彩山水画有青绿和金碧山水之分。青绿山水强调石绿、石青点积山石,并结合墨色晕染,形成以青绿色彩作为画面整体调子的色彩风格。给整体色调增添了无比鲜明的色彩活力。“金碧山水是指在青绿山水的基础之上勾皴金色并根据上风的阴阳走势进行色彩上的处理,最终使作品呈现出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重彩花鸟画是中国重彩画别具一格的绘画领地。五代黄荃《写生珍禽图》,采用双勾赋色,并用单密衬托浓艳的色彩,是重彩
7、花鸟达到富丽、柔和的色彩美感。两宋的重彩花鸟,色彩工整、写实、细润,不失重彩风韵。重彩花鸟画的用色十分讲究,在运用这些色彩表现主题的过程中始终以重彩为作品的用色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国重彩画中色彩的人文因素的内涵。二、敦煌壁画敦煌壁画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和元代,生动形象地反映了4世纪至14世纪近一千年的社会生活情况,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绘画的精神与审美样式。大量佛教题材与梦幻世界的表现使壁画色彩呈现出一种非自然地主观色彩效应,色彩简洁而富于变化,在众多冷暖色交错,每一个洞窟丰富多变的色调都具有民族人文色彩。5最早的十六国及
8、北魏前期的壁画中大多采用西域画法,渲染明暗,表现立体感,明显受西域、印度佛画的影响,有着浓郁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