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249604
大小:12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11
《数计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计学院“十三五”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一.学校办学定位及发展规划学校办学定位为:建设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的新型地方大学。在专业建设方面,要从重视专业内涵建设的学术性向突出专业内涵建设的应用性、实践性转型,要改变专业服务面向不清、特色不明的问题。数计学院将整合全院力量“做大工科,做强理科”,在两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特色专业的支撑下,打造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有特色的“大数据管理新技术”、“智能制造”教学与科研创新服务平台。学院教师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上取得突破,所培养的学生将成为具有“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实现转型、提升内涵
2、建设一支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教师教育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博士学位者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30%,教授达到10位,改善教师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培育一批团结务实,优质高效的教学团队,培育2—3名学术带头人,培育1—2名教学名师。2.形成特色、构建优势建设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交叉、注重实践和应用、高度整合、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先进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成效显著,启发式教学广泛开展,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大幅度提升。各专业均建设3—6个优质稳定的教育实习和专业实践基地,打造品牌实践基地。开发若干高质量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发表高水
3、平教研论文。初步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二.现有专业基本情况(包括数量、结构、特色等)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现有专业4个,其结构如下表所示:数计学院现有专业情况一览表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授予学位招生时间在校生数1070101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学2000年2202070102信息与计算科学理学2001年2203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2002年4204120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学2004年220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师范类专业,其他三个专业为非师范类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隶属于数学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
4、业隶属于计算机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隶属于管理学学科。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理学为支撑的专业发展格局,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发展工科专业,引领学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的方向转变。三.社会人才需求状况的调研及预测情况;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相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经济要长期保持中高速发展,必须迈向中高端,必须加速推进“中国制造2025”。为确保“中国制造2025”的顺利实施
5、及寻求区域性实践范例,中国工程院经过广泛深入全国各地调研比较,认为泉州作为制造业大市,产业门类多、规模总量大,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又鉴于泉州在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的显著进展,决定将泉州市作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地方试点。在此背景下,泉州软件园也在高速发展中,这些都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各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物联网、电话信息服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动漫设计)等。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网
6、络管理与信息安全、设备维护与顾客服务、软件开发与硬件维修以及系统配置、监控系统等人才最为短缺。同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通过对全国40个城市的1.8万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的劳动力需求调查,发布了“企业岗位、专业人才需要排行榜”,榜单显示,目前企业急需的前10类专业人才依次是营销、机电、计算机、工商管理、经济、会计、机械自动化、法律、国际经贸、电子通讯。另外,据调查分析,计算机IT类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名列第二位。由此可见,不仅信息产业需要大量的IT人才,其他各行各业对IT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软件开发、网络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网站设计、电子商务、平面设
7、计以及动漫设计等类的需求将有强劲的上升趋势。《中国制造2025》是国务院2015年5月8日公布的强化高端制造业的国家战略规划,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其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
8、史跨越。《中国制造20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