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解尺寸链的方法指导燕尾暗配的锉削以达到对称度和配合精度要求

用解尺寸链的方法指导燕尾暗配的锉削以达到对称度和配合精度要求

ID:11249524

大小:330.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1

用解尺寸链的方法指导燕尾暗配的锉削以达到对称度和配合精度要求_第1页
用解尺寸链的方法指导燕尾暗配的锉削以达到对称度和配合精度要求_第2页
用解尺寸链的方法指导燕尾暗配的锉削以达到对称度和配合精度要求_第3页
用解尺寸链的方法指导燕尾暗配的锉削以达到对称度和配合精度要求_第4页
用解尺寸链的方法指导燕尾暗配的锉削以达到对称度和配合精度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解尺寸链的方法指导燕尾暗配的锉削以达到对称度和配合精度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09年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参评论文用解尺寸链的方法指导燕尾暗配件的锉削10用解尺寸链的方法指导燕尾暗配件的锉削摘要:燕尾暗配是钳工技能训练中的典型课题之一,其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具有对称度要求的工件划线、加工和测量,培养高级钳工人才。用解尺寸链方法计算工艺尺寸的基本尺寸及误差值,用于指导锉削和测量是保证工件达到对称度和配合精度要求的关键。关键词:解尺寸链对称度配合间隙测量工艺尺寸燕尾暗配是按技能训练图对燕尾凸件、凹件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才锯开进行配合检验,显然要求加工过程中要知工艺尺寸的基本尺寸和误差值。笔者认为传统教学只注重锉削技巧和测量方法

2、,造成学生对相关尺寸误差值认识模糊,盲目加工,对工件的对称度和配合间隙造成影响。因此掌握用解尺寸链方法计算工艺尺寸的误差值是指导锉削的重要理论基础。通过指导学生学习解尺寸链方法,让理论引导学生进行暗配件的技能训练,避免生搬硬套,收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掌握同类工件的加工方法。技能训练图如下:一.锉削工件长方形外形101、技术要求:满足的尺寸精度要求。2、工艺要点:检查来料尺寸,按图样要求划加工线。尽可能提高四个窄平面的平面度、直线度和垂直度,因为它们是加工过程中测量水平尺寸和垂直尺寸的基准。3、结论:因为,公差值较大,若尺寸链中的封闭环公差值小于组成环公差值之和,则

3、无法应用极值法解尺寸链,所以完成工件外形后实测尺寸用于解尺寸链。(假定测得)二.加工燕尾凸件㈠、加工面①和面③1、技术要求:完成尺寸。2、工艺要点:关键是控制尺寸的误差值,因为加工中是通过测量间接得到=。3、计算尺寸:如图二-(1)尺寸链简图中,为增环,为减环,为封闭环。由得由得=所以=4、结论:加工中实测得在范围内,即完成面①和面③的加工。10㈡、加工斜面②1、技术要求:完成,完成尺寸和对称度。2、工艺要点:如图二-(2)所示,利用圆柱测量棒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边角尺寸M,同时考虑对称度要求,间接控制尺寸,保证斜面②的位置。3、计算M的尺寸:如图二-(3)尺寸链简

4、图中,因为利用圆柱测量棒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边角尺寸M,间接控制尺寸,所以为封闭环,、C为减环,M为增环。燕尾对称度误差值为0.03mm,允许对称面偏移0.015mm,可正可负,故以=加入到尺寸链中,作为增环或减环均可,故此处以增环代入进行计算。第一步计算C的尺寸:已知圆柱测量棒直径计算公式第二步根据封闭环极限尺寸的度计算公式计算M的尺寸:由得=由10得=所以4、结论:加工中实测得M在范围内即完成斜面②的加工。㈢、加工斜面④1、技术要求:完成,保证尺寸和对称度。2、工艺要点:如图二-(4)所示,利用圆柱测量棒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L尺寸,间接控制尺寸,保证斜面④的位置

5、。3、计算L的尺寸:如图二-(5)尺寸链简图中为封闭环,L为增环,C为减环。根据封闭环极限尺寸的计算公式计算L的尺寸:由得由得所以4、结论:加工中实测得L在范围内即完成斜面④的加工。10三.加工燕尾凹件㈠、加工槽底面⑸1、技术要求:控制面⑤与面⑸、面①与面⑴和面③与面⑶之间的配合间隙≤0.05mm。2、工艺要点:加工中控制的尺寸来使面⑤与面⑸、面①与面⑴和面③与面⑶之间配合精度达到要求。3、计算的尺寸:第一步解装配尺寸链1:如图三-(1)中配合后要求面⑤与面⑸间隙=,为装配尺寸链1的封闭环,为增环,、为减环。由得由得第二步解装配尺寸链2:如图三-(2)中配合后要求面

6、①与面⑴和面③与面⑶配合间隙=,为装配尺寸链2的封闭环,为增环,为减环。由得10由得第三步解尺寸链3:如图三-(3)中,尺寸精度由锉削加工面⑸过程测量尺寸间接得到,为此尺寸链的封闭环,为增环,为减环。由得由得综合上述解装配尺寸链1和2,并且考虑装配尺寸链1与2是关联尺寸链,当面⑤与面⑸配合间隙最小(即=0)时,面①与面㈠的配合间隙能取最大(即),此时能取最大,=;当面①与面⑴配合间隙最小(即)时,面⑤与面⑸间隙能取最大(即),此时能取最小,。所以。4、结论:锉削面⑸时实测在范围内完成面⑸加工,面①与面⑴、面③与面⑶和面⑤与面⑸的间隙符合配合要求。㈡、加工燕尾槽斜面⑷

7、1、技术要求:完成,控制边角尺寸N,使面⑷与面④的配合间隙≤。102、工艺要点:利用圆柱测量棒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N尺寸,保证斜面⑷的位置。3、计算N尺寸:第一步计算的尺寸:如图三-(5)中,(注:此处以实测尺寸代入计算能简化计算。)第二步计算的尺寸:如图三-(4)中第三步计算的尺寸:如图三-(6)中因为面⑷与面④允许的配合间隙为,小于组成环的公差值为,所以只能以实测L的尺寸,再计算出10的实际尺寸代入装配尺寸链进行计算的尺寸。假定实测L=,则有:所以在图三-(6)的装配尺寸链中,为封闭环,为增环,为减环。由得由得所以第四步计算P的尺寸:如图三-(7)尺寸链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