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菌素生产研究发展

阿维菌素生产研究发展

ID:11244004

大小:4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阿维菌素生产研究发展_第1页
阿维菌素生产研究发展_第2页
阿维菌素生产研究发展_第3页
阿维菌素生产研究发展_第4页
阿维菌素生产研究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阿维菌素生产研究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阿维菌素生产研究发展摘要:本文介绍了阿维菌素的菌株诱变、培养及生产工艺,分析了国内阿维菌素的生产现状、应用和前景。关键词:阿维菌素、生产情况、研究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中途分类号:TQ459阿维菌素,英文名称Avermectins,是由日本北里大学大村智等和美国Merck公司首先开发的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由链霉菌中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avermitilis发酵产生。天然Avermectins中含有8个组分,主要有4种即A1a、A2a、B1a和B2a,其总含量≥80%;对应的4个比例

2、较小的同系物是A1b、A2b、B1b和B2b,其总含量≤20%。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由上海市农药研究所开发的从广东揭阳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7051菌株,后经鉴定证明该菌株与S.avermitilisMa-8460相似,与avermectin的化学结构相同。1993年北京农业大学新技术开发总公司立项研究并生产开发此药。Avermectin是一种新型抗生素类,具有结构新颖、农畜两用的特点。1.阿维菌素国内外发展概述阿维菌素是1975年日本北里研究所从日本静岗县的一个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菌株的发酵液具有很高的驱肠

3、道寄生虫活性,后来这种菌株被送到美国默克公司做进一步研究。1976年,美国默克公司组织100多位科研人员开始研发,科学家分出这组具有驱虫活性的物质,并将其命名为Avermectin。当时默克公司的原始菌株的发酵单位只有9mg/L,原始菌株经紫外线诱变,从中筛选出一株突变株,发酵单位可达500mg/L。1981年阿维菌素作为兽药投入市场。1985年阿维菌素作为农药投入市场。之后以阿维菌素为原料药的新药相继被开发出来并投入市场,让美国默克公司赚了不少钱。自阿维菌素及其系列产品上市以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及研究人员都认为它的发现及应用

4、是继青霉素以来抗生素科学对人类的又一巨大贡献,并认定阿维菌素的出现和发展对全世界的农牧业生产起了巨大作用。在我国,上海农药研究所、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对阿维菌素进行了大量研究。1993年北京农业大学农兽药研究室开始阿维菌素的工业化研究工作。1994年,我国第一个阿维菌素产品--北农爱福丁(生物杀虫杀螨剂)在京农公司诞生,这是我国完成的阿维菌素从微药到制剂的第一个高科技产品。1995年,“阿福丁”在京农公司研制成功,包括注射液、片剂、粉剂等在内的4个产品均获准产文号。这是我国自行研制最先问世的阿维菌素兽药用产品。京农公司已研制开

5、发阿维菌素及系列农兽药产品41个,其中16个产品通过了农业部的鉴定,并获准产文号,已投放市场,为我国生物农药开发应用,为农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菌株的改造在工业生产中,阿维菌素菌株的优劣对生产有很重要的影响。阿维菌素原始菌株发酵单位非常低,最先发现的菌株MA-4680的发酵单位只有9ug/ml,经改变发酵条件后有较大的提高,但也仅为120ug/ml,不适合大规模发酵生产。该菌株经过紫外线诱变,从中选出一株诱变株,发酵单位可达到500ug/ml,相比原始菌株有了长足的提高。冯军等通过对原始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得到一株耐链霉

6、素的突变株,发酵单位提高了1.6倍。另一突变株发酵单位提高了2.5倍;再采用亚硝基胍进行诱变,发酵效价提高了1.6倍。并且发酵产物中的Bla和Blb的比之由原来的8提高到20.于秀莲等在亚硝基胍诱变过程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g/L的阿维菌素时,取得最佳诱变效果,正变率达到13.3%。增加阿维菌素质量浓度则孢子的死亡率增加,正变率降低,负变率增加;当质量浓度达到3g/L时,正变率为零;以含甲硫氨酸质量浓度为1g/L的分离培养基作为定向筛选的平板,得到的突变株产B组分含量显著提高;阎浩林等对原始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得到一株突变株,发酵

7、单位较原始菌株提高10倍,对此菌株再进行亚硝酸诱变和亚硝基胍诱变,在含有L-异亮氨酸的平板上进行连续筛选,得到突变菌株较原始菌株发酵单位提高100倍以上,通过比较,从诱变后的正变率看,亚硝酸的诱变效果最好,亚硝基胍和紫外线次之。攸德伟等在对菌株进行紫外线诱变中发现,当紫外线照射使菌株致死率为90%时,能取得较好诱变效果的几率较大;在用亚硝基胍诱变时,缓冲体系PH为6.0时效果最好;将孢子在亚硝基胍溶液中进行紫外线照射,效果好于单一的诱变剂。任超等采用紫外线和诱变剂氯化锂、亚硝基胍并结合甲硫氨酸诱导筛选,与出发菌株相比可以获得

8、阿维霉素总效价及Bla组分显著提高的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和化学诱变能使菌株的发酵单位提高,但由于一些因素如紫外线诱变可能使很多菌株被杀死、B1成分的含量不高,或Bla和Blb的比值偏低等,故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些改进和一些新的方法。宋渊等采用高频电子流诱变,得到发酵单位高于原始菌株的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