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团河道整治工程++ 05年5月+++++唐莉

王团河道整治工程++ 05年5月+++++唐莉

ID:11234188

大小:146.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7-10

王团河道整治工程++ 05年5月+++++唐莉_第1页
王团河道整治工程++ 05年5月+++++唐莉_第2页
王团河道整治工程++ 05年5月+++++唐莉_第3页
王团河道整治工程++ 05年5月+++++唐莉_第4页
王团河道整治工程++ 05年5月+++++唐莉_第5页
资源描述:

《王团河道整治工程++ 05年5月+++++唐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基本情况本次规划治理段位于××县王团镇区西部,距县城15km。河道全长约2.8km,河道比降1/909,弯曲系数为1.2,现有弯道5个。清水河××县王团镇区段,从河道演变特点和河流型态上划分,属山区弯曲型(或蜿蜒型)河道。河道特点为主河槽具有弯曲外形,深槽紧靠凹岸,边滩依附凸岸,凹岸冲蚀,凸岸淤长,河身在无约束条件下向下游蜿蜒蛇行,在有约束条件下平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2气象、水文2.1气象本次规划治理河段位于清水河××县王团镇西部,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气候基本特征为冬春长,夏秋短干旱少雨,蒸发

2、量大,冷暖干湿,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9.3℃,日极端最高气温38.2℃,极端最低气温-27.3℃,日温差较大;年平均降水量278.0mm,年平均蒸发量2224.1mm,年平均日照数2965.8h,日照率67%,年最大积雪深度140mm,年平均无霜期178天,年最大冻土深度1370mm。2.2径流清水河全流域年径流深自南向北为100~3mm,平均年径流量2.16亿m3,产水径流模数1.49万m3。以上径流量反映了流域可产水量,即天然径流量,由于清水河流域建有大量的水库工程,特别是治理河段以上的水库座数约占全

3、流域的95%以上,流域内水利设施已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本治理河段过境水量远小于天然径流量,采用实测资料计算为1.09亿m3。2.3泥沙清水河为多泥沙河流,实测悬移质多年平均含沙量229kg/m3,实测最大含沙量1160kg/m3(1960年),多年平均输沙量4940万t,最大19100万t(1964年),最小8.47万t(1960年)。由于水库及水保工程的拦蓄作用,还原输沙量可占天然沙量的50%。流域平均输沙模数3410t/km2,输沙模数中游大、上下游小,折死沟冯川里水文站年均输沙模数7710t/km2,

4、1959年实测最大断面含沙量1580kg/m3,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2.4设计洪水清水河××县王团镇区段上游42.5km处的韩府湾水文站,有1959年至2000年实测水文资料42年,××县王团镇下游53.5km处的马家河湾水文站有1959~1961、1965~1970年9年实测水文资料,且都位于清水河干流上,本次设计洪水采用宁夏水文水资源局关于××县清水河整治工程的水文计算成果。宁夏水文水资源局2001年为××县清水河河道治理所做的《清水河断面水文分析计算》结果,该成果以韩府湾站设计洪水放大10%作为该河段

5、设计洪水。具体见表2-1。清水河××王团镇区段设计洪水成果表表2.1频率项目P=20%P=10%P=5%P=3.33%P=0.5%洪峰流量(m3/s)518770106012102100洪水总量(万m3)23803509487055699685洪水历时(h)50.63社会经济情况王团镇位于××县西南部,东与预旺镇交界,南与固原市七营相连,西隔清水河与海原县高崖乡相望,北与石狮镇,窑山接壤。中宝铁路及银平公路(S101)从镇域西侧南北向穿过。2003年7月实行合乡并镇后镇域土地总面积466.9km2,全镇辖3

6、4个行政村,117个生产队,全镇总人口为39028人,人口密度为84人/km2,回族约占总人口的99.9%。农业人口34528人,占总人口的88%,非农业人口4500人,占总人口的12%,人口自然增长率17.11‰。全镇的劳动力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52%,第二产业占30%,第三产业占18%。2002年全镇社会总产值5156.0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035.80万元,占总产值的39.5%,在××县6镇12乡中位居第三;第二产业1800.00万元,占总产值的34.9%;第三产业1320.20万元,占总产值的25.

7、6%。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230元,群众生活困难。农村工业产值比重很少,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发展滞后,属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农贸型城镇。××县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在××县西线城镇经济发展区中,王团镇将作为地区性经济协作生长集合区,带动周围腹地乡镇的发展。4工程地质4.1概述本次规划清水河××县王团镇区段整治工程参考《××县王团镇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方案》地质资料,其目的是提供整治河段塌方、滑坡、河道冲刷建筑物基础所需工程地质参数。4.2区域地质概况4.2.1地质概况及地形地貌根据地质报告,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为新近堆积

8、黄土,共分为两层:(1)黄土状粉土(Q24);黄褐、棕褐相杂,土质不均,混有砂粒,大孔排列杂乱,混有粉质粘土团块,多虫孔和植物根孔。在大孔壁上常有白色钙质粉末,呈条纹或星点状分布,该层场区普遍分布。(2)黄土状粉质粘土(Q24);棕红、黄褐相杂,土质不均,混有粉土团块,在大孔壁上常有白色钙质粉末,呈条纹状分布,该层埋深普遍在3.0~5.7m。层厚1.0m左右,部分地段尖灭,呈透镜状分布。经试验,该地区土质综合评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