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吴地民俗10

第十一章 吴地民俗10

ID:11231289

大小:7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0

第十一章  吴地民俗10_第1页
第十一章  吴地民俗10_第2页
第十一章  吴地民俗10_第3页
第十一章  吴地民俗10_第4页
第十一章  吴地民俗10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吴地民俗1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吴地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的形成和传承,受一定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生态、社会生产、文化形态、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地方社会生活的缩影和历史的折射。因此,民俗也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活化石”。吴地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传统节日等方面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情风俗和文化,这些民俗文化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生活习俗在漫长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中,吴地成为典型的以稻作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作区。吴地人民衣食住行的生活习俗体现出了与

2、农业文明的适应性。一、饭稻羹鱼吴地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山明水秀,气候温润,雨量充沛,江湖密布,土壤肥沃,物产富饶,素称鱼米之乡。吴地的地理环境以及太湖流域的气候特点为稻谷生长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水乡泽国的吴地,其水面占土地总面积的17.5%。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太湖古名震泽,又名具区,号称三万六千顷,湖面开阔,湖底平坦,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水产基地。湖中有青、草、鲢、鳊、鲤、鲫等鱼类三十多种,螺、蚌、蚬、蟹等底栖动物四十多种。此外,长江流域水产也很丰富,主要的经济鱼类有三十多种,除常见的淡水鱼外,还有适应咸水域生长的鱼类及江

3、海洄游鱼类。1.主食稻米据《史记·货殖列传》“楚城之地,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可知,吴地人民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在此种稻食鱼,火耕水耨,产生了以稻作为特点的原始农业。吴地民众长期以稻米作为主粮,并且形成了以稻米为主的饮食结构体系。稻谷一般分为粳、籼、糯三大类,粳米一年一熟,性软味香,可煮干饭、稀饭;籼米有早晚两熟,性硬而耐饥,适于做干饭;糯米粘糯芳香,常用来制作糕点或酿制酒醋,也可煮饭。吴地以粥饭为主食,一般是一日三餐,“一干二稀”,早、晚吃粥(稀),中午吃饭(干)。吴地的饭有烧、煮、蒸、炒等做法,粥有淡、

4、咸、甜、香诸味,另外还有别具一格的糕团饼粽等米制品。吴地通常所吃的米为白米,此外,还有血糯、乌糯、鸡血糯等红糯。无锡南泉太湖边种植的鸡血糯曾作为“贡糯”进贡。吴地人民还常常将稻米煮成花色饭。“百宝饭”是在饭中添加人红枣、百果、莲心、胡桃肉、白糖等,办喜事吃。常州地区的“豆腐饭”(饭菜以豆腐为主)、常熟地区的“头肉饭”(饭菜以猪头肉为主),均为丧事习俗。“阿弥饭”,又称“乌米糕”、“乌米饭”、“乌饭”或“青精饭”,由糯米加一种叫乌饭树的叶汁煮成,具有强身、明目、益气、止泄之功效。每年四月初八,吴地寺院及店肆煮青精饭供“浴佛节”食

5、用。糍饭,又称粢饭,是用糯米蒸制成饭,然后将米饭捏成团,也可在饭团里加油条包捏而成。米粥古称“糜”,也就是稀饭。吴地还有把吃剩的干饭加水煮成粥,称泡饭粥。吴地的米粥,花样颇多,按食用分,有素、荤、补、药等粥类;按原料分,有谷、瓜、果、菜、草、禽等粥类。“腊八粥”,又称“佛粥”,以莲心、枣栗、胡桃肉、松子肉、百合果、白木耳、香菇、瓜子仁等八味(如今以蚕豆、黄豆、红枣、胡萝卜、山芋丁、青菜丁、豆腐干、花生仁等)熬粥,农历十二月初八斋供,相传可消灾除病。“糖粥”,以桂花、枣子、糯米、红糖煮成。吴地民谚“笃笃笃,卖糖粥”,描述的便是旧

6、时卖糖粥小贩一边挑着“骆驼担”,一边敲着梆子,沿街叫卖的情景。此外,吴地还有用雪水和白米加梅花煮成的“梅粥”,用茶糜花、杏子与米煮成的“茶糜粥”;有滋补强身“白膏粥”,滋补产妇的“鸡丝粥”,明目亮睛的“马兰粥”,消暑降温的“绿豆粥”、“百合粥”,补血滋补的“红枣赤豆粥”,等等。吴地人民不喜面食。民间有句俗谚:“面黄昏,粥半夜,南瓜当顿饿一夜。”意思是说晚餐若以面食为晚餐,容易挨饿,则以小食点心补之。吴地把用糯米及其屑粉制作的熟食称为小食,方为糕,圆为团,扁为饼,尖为棕。吴地的糕点集色、香、味、形于一体,各式各样,花样众多,并且

7、注重岁时食俗,讲究随节令的变化而变化饮食。吴地一年内的岁时节令几乎都与糕点有关,如正月有“春饼”,二月有“撑腰糕”,三月有“青团”,四月有“乌朱糕”,五月有“秤锤粽”,六月有“薄荷糕”,七月有“豇豆糕”,八月有“月饼”,九月有“重阳糕”,十月有“子饭团”,十一月有“冬至团”,十二月有“年糕”。2.佐餐鱼虾鱼、虾是吴地最大宗的土产,是人们日常的主要菜肴。银鱼、梅脐、白虾被称为太湖三宝,鱽鱼、鲥鱼、河豚被誉为长江三鲜,大闸蟹、河虾、桂鱼被当作阳澄湖三宝。银鱼,因其在湖中游洄,如银箭离弦,故名,俗称面条鱼、面杖鱼,身长数寸,体形略圆

8、,洁白光滑,晶莹透亮。相传吴王食鲙有余弃于水中,化而成鱼,古亦称鲙残鱼。银鱼肉质鲜嫩细腻,无骨刺、无腥味,营养丰富,堪称“鱼参”。太湖流域银鱼有大银鱼、雷氏银鱼、短吻银鱼和寡齿短吻银鱼四种,前两者较大,后两者较小。每年五月中旬至六月中下旬,是捕捞的旺季。梅鲚,又名湖鲚,俗称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