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知识

中小学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知识

ID:11223720

大小:2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0

中小学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知识_第1页
中小学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知识_第2页
中小学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知识_第3页
中小学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知识_第4页
中小学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预防秋冬季传染病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培训内容:预防秋冬季传染病常识学校是传染病的高发场所,秋冬季又是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肠道传染病和流感、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暴发与流行,保护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维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为切实加强学校秋冬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特印发《预防秋冬季传染病常识》,请各校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做好秋冬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速将其发至广大师生手中,并告知学生家长。  一、秋冬季易发传染病  一般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

2、: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一)肠道传染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甲型肝炎等。这类传染病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用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进食后发病。  (二)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三)虫媒传染病  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

3、些昆虫传播,如蚊子,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二、几种主要传染病及症状8  (一)甲型肝炎(简称甲肝)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肠道传染病。该病以粪便和饮食为主要传播渠道,病人的粪便、尿、呕吐物污染周围环境,食物、食具、水源或人的手染上病毒后未经消毒,很容易传染给他人。  (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很急,传染性强,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表现为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开始表现为怕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患者感觉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

4、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部分病人可有咳嗽、喷嚏、流涕、鼻塞。有的可见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以肺炎症状为主,发病1-2天后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急,同时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唾液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疼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会加剧,肿胀会在4-5天消退。  (四)麻疹  麻疹发病初期,症状和患感冒差不多,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现象。发病2-3天后,口腔黏膜会有改变,口腔内两侧臼齿旁的

5、颊黏膜上,可以看到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周围有红晕。这种麻疹黏膜斑是麻疹所特有的症状,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发病3-4天后,开始出皮疹。皮疹会按照耳后、颈部至面部、躯干、四肢,最后到手心、脚心的顺序出现。出疹一般持续3-5天,这期间持续高烧,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疹子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也随之减轻。8  (五)水痘  潜伏期7~17天。  前驱期:婴幼儿常无前驱症状。年长儿或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上呼吸道症状,1~2日后才出疹。偶可出现前驱疹。  出疹期: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皮疹有以下特点:  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

6、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痂痕;  皮疹常呈椭园形,3~5mm,周围有红晕,疱疹浅表易破。疱液初为透明,后混浊,继发感染可呈脓性,结痂时间延长并可留有痂痕;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及四肢近端。数目由数个至数千个不等;  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口腔、外阴、眼结合膜等处粘膜可发生浅表疱疹,易破溃形成浅表性溃疡,有疼痛。  (六)肺结核  全身症状:  1、全身不适、倦怠、乏力、不能坚持日常工作,容易烦躁,有心悸

7、、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正常等轻度毒性和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2、发热是肺结核的早期症状之一,体温的变化可以有以下几种:  (1)体温不稳定,轻微的体力劳动即引起发热,经过30分钟休息,也往往不能恢复正常。  (2)长期微热,多见于下午和傍晚,次晨降到正常,伴随倦怠不适感。  (3)病灶急剧进展和扩散时,发热更显著,可出现恶寒,发热达到39-40℃。  (4)女性病人在月经前体温升高,月经后体温亦不恢复正常。8  3、盗汗。多发生在重症患者,在入睡或睡醒时全身出汗,严重者衣服尽湿,伴随衰竭感。  局部症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