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204545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袁克文谏父称帝诗是否属于抄袭之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袁克文谏父称帝诗是否属于抄袭之作?袁世凯二子袁克文,号寒云,曾以诗讽谏,暗讽袁世凯称帝,轰动政坛,名噪一时。诗前有小序云:乙卯秋,偕雪姬游颐和园,泛舟昆池,循御沟出,文止玉泉精舍。乍著微棉强自胜。古台荒槛一凭陵。波飞太液心无住,云起魔崖梦欲腾。偶向远林闻怨笛,独临虚室转明镫。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小院西风送晚晴,嚣嚣欢怨未分明。南回寒雁掩孤月,东去骄风暗九城。驹隙留身争一瞬,蛩声催梦欲三更。山泉绕屋知清浅,微念沧浪感不平。有人说这两首诗几乎完全抄袭自清代伍祁壬《无题》(见《环翠楼诗藏》):乍看微绵强自胜,阴晴向晚未分明。南回寒雁掩孤月,西去骄风动九城。驹隙留身争一瞬,蛩声
2、吹梦欲三更,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此人闻所未闻,不敢妄下断言。故请高人指点迷津!还想请教《环翠楼诗藏》又是何书?有傅举晋《说袁世凯父子的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供参考:游西山龙门,在一个旮旯里,看到一个游人所写“仰笑宛离天五尺,凭临恰似水中央”对联忽生一点感慨。多年前读过窃国大盗袁世凯的一首五言绝句,其登高临远的意态与此颇有相似之处。袁的诗写于宣统二年,其时他正处于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炙手可热的地位,万不料一通上谕下来,说鉴于他患足疾,令他“回籍养疴”,一举夺掉了他的全部权力,他只得踉跄窜回河南彰德洹上村去,一去就是好几年,这期间,他一面与旧部暗通声气,以图伺机再起;一面
3、偃旗息鼓,伪装一个田夫野老,不问世事,以避清廷耳目。他曾拍有“洹上垂纶”照片,头戴箬笠,身披蓑衣,手持钓竿,俨然一个荒江钓叟,遍投京沪各大报刊登。他又吟有“楼小堪容膝,簷高老树齐,开窗面北斗,转觉太行低”4五绝一首,为时人所传诵。这诗寥寥几句,却气度恢宏,大气磅礴。登高望远的意境,古人不是没有过,如杜甫的“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月欲三更”,李白的“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都是,但袁世凯此诗,却别有一种龙游浅水志不得展的意境,一种想待时而动将以横绝四海的气概。因此,博得了他的党羽们的一致叫好,认为从诗句中看出来他大有帝王之象,异日必然扶摇直上,位登九五。我历来爱看闲书,后来在无意中发
4、现宋代名相寇准(莱公)的诗文里也有一首登高临远的五言绝句:“只有天在上,更无人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读后觉得象在哪儿见过,仔细一想,它不是很象袁世凯那首诗吗?二者不但意境风格相似,就在措词上也大同小异,自忖袁诗莫非寇诗的翻版。自古雄才大略的帝王多有发自内心的豪言壮语流传后世,汉高帝大风之歌及鸿鹄之歌,气概盖世,固无论矣,即魏武帝的短歌行,楚项羽的垓下之歌,也苍凉豪迈,使人回肠荡气。袁世凯蕞尔小人,奸佞有余,而成事不足,意欲东施效颦,玩弄这种欺世盗名的伎俩,岂不令人齿冷?袁的两个儿子克定和克文,尤其是克文,在有些人眼中,似乎也小有才华,以此当时攀龙附凤的人往往将他们父子比之
5、于曹操父子。曹操横槊赋诗,豪情盖世,曹植七步成诗,堪称绝唱,曹丕《典论》雄文独步千古,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已成定论,袁世凯父子何能望其项背,岂能相提并论。袁克定未见有诗文问世,不敢妄加评论,而袁克文的诗流传在外者,我都还有存疑之处。相传袁世凯称帝时,以才子闻名的袁克文颇不值其父之作为,但又不敢明白反对,只得赋诗言志:曾赋《感遇》七律诗一首:“乍看微绵强自胜,荒台古槛一凭临。波飞太液心无住,云起苍崖梦欲腾。几向远林闻怨笛,独临虚室转明镫。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其中“波飞……云起”句道出了其父袁世凯有帝制自为君临天下的野心,“绝怜高处多风雨”句表白了他对其父称帝一事危机四伏
6、的担忧,而点睛之句则是“莫到琼楼最上层”一句,说白了,就是“你快别想当皇帝了吧!”4我对这诗起初也颇为欣赏,该诗虽如泣如诉,却哀而不伤,怨而不诽,深得诗人蕴藉之旨,只是觉得“莫到琼楼最上层”句似乎凑巧和谭嗣同的“独上红楼第一层”有点依稀相似(谭嗣同《古意》诗:“六幅秋江曳画缯,珠帘垂地暗香凝,春风不动千秋索,独上红楼第一层”)谭嗣同死于他父亲袁世凯的告密,袁克文却恰恰套用了他这句诗,莫非巧合。当然,要说这是巧合,引用、套用或化用均无不可。不料后来我又在环翠楼诗藏中看到清代伍祁壬的一首无题诗:“乍看微绵强自胜,阴晴向晚未分明。南回寒雁掩孤月,西去骄风动九城。驹隙留身争一瞬,蛩声吹梦欲
7、三更,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这才明白袁克文的《感遇》诗实系脱胎于此,并非他真正的心声,而只是一种装腔作势的无病呻吟,是他拿去应付当时的尴尬局面的。昔人有言,“要做好诗,先要做好人”,袁世凯父子既没做好人,也没做好诗,正由于没做好人,何况他们的诗有的还是套用甚至剽窃之作,是有识之士所不屑一顾的。古人作诗间有袭用前人诗作者,唯能融会贯通,化为己出。或添花锦上,美者益美;或鬼斧神工,神奇窳朽。全凭作者手段,与灵性、悟力、学殖相关,万万勉强不得。无经纶之手,则不啻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