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1204097
大小:21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0
《世界海运重心向亚太转移 中国成为海运强国尚面临诸多挑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世界海运重心向亚太转移中国成为海运强国尚面临诸多挑战2011年09月22日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225期作者:肜新春浏览:413次我要评论字号:大中小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海上贸易和运输日益成为一国经济增长的生命线,海运格局的变迁佐证了各国经济地位的更迭。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伴随着世界工厂地位确立的同时必然是海运大国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海运格局,也为自身成为海运强国带来了发展机遇。 世界海运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 有研究表明,各种运输方式在国际运输中的比重大约是:海洋运输占75%—80%(相邻国家之间陆上运输占15%
2、—20%,航空运输占3%—4%),海洋运输是国际贸易中主要的运输方式,在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世界海运重心呈现出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 首先,东亚地区日益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历史经验表明,海运大国的形成往往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全球影响力的加强,与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形成正相关。工业革命后,海运大国的兴衰,更多依赖于“世界工厂”地位的形成和位置更替。相关研究表明,最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1870年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到36%,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和世界工厂。20世纪初,美国已经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工业第一强国和世界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基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3、美国工业生产已占资本主义世界的42%—53.4%,在世界出口总额的份额激增至32.5%。 再看日本,1960—1973年美国制造业生产指数尽管增加99%,而同期日本制造业却增长362%,其中机械工业增长612%。到1973年,日本的船舶、无线电、电视机等主要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还有不少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二、三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业基地。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也得益于制造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海运事业的发展,促成了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香港等航运中心和造船业基地的形成。 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对GDP的贡献率达到35%—40%左右,制造业增长是全球最快的,1985—19
4、90年工业生产指数上升了1.86倍,1991—1996年又上升了3.75倍。21世纪以后增长势头仍然强劲,2006年工业生产指数是世界平均值的2倍,也是日本、美国制造业生产指数的2倍多。 其次,国际海运中心的兴衰往往同国际经济中心、贸易中心的格局形态息息相关。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贸易中心经历了两次大的转移:从地中海到大西洋,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并由此形成了三大贸易中心:西北欧、北美和东亚地区。与此同时,国际海运中心形成了由“西欧板块”向“北美板块”再向“东亚板块”的递进,同时出现此强彼弱的局面。20世纪末期,世界经济中心向亚洲转移,使得新加坡和中国的香港、上
5、海等一些港口成为新的国际航运中心。1960年亚洲经济占全球GDP的10%,而现在占全球GDP的25%,再过20年可能会超过40%。 21世纪以来国际海运中心呈现出从地中海到大西洋、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路径转换。我国的崛起与国际航运业的重心转移不期而遇,2009年我国已成为第一大贸易出口国和第三大航运国家,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装卸量连续几年居世界第一。 再次,海运装备工业也出现了向东亚地区转移的趋势。作为海运大国,其海运装备工业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这在造船业上表现明显。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造船产业重心在逐渐产生变化,不断由先行工业化国家向后起工业化国家转移。20世
6、纪50年代之前,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造船界一直占据统治地位。进入50年代,日本船舶工业的崛起打破了西欧造船国一统天下的局面。70年代开始,韩国的船舶工业逐步发展起来并超过了日本,成为新的世界造船霸主。目前东亚地区占世界造船市场的份额超过80%。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船舶工业的崛起,世界船舶市场份额呈现由日、韩向中国转移的趋势。目前中国已发展成世界港口大国、航运大国和集装箱运输大国,金融危机后中国更成为世界海运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世界海运需求总量、集装箱需求和铁矿石进口最大的国家。 世界船舶工业格局转变利于中国 海运大国的形成与船舶制造能力息息相关。船舶工业是劳动力密集、资
7、金密集、技术也密集的产业。造船在国民经济116个产业序列中,其产业链涉及97个行业,影响力系数居前10名。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造船业的振兴,往往都是在其经济起飞期间、货物贸易急剧增加的过程中完成的。据预测,2006—2015年全球新船年均需求量在5000万载重吨左右,比过去10年间年均产量高20%以上,三大主力船型(散货、集装箱、油)需求旺盛。未来10年内中国年均新船需求将达700万载重吨,海洋开发装备市场前景广阔,仅海洋钻井平台需建造70多座。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造船产量占世界份额的比例不足1%(居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