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套法之向上差价法与向下差价法

解套法之向上差价法与向下差价法

ID:11200275

大小:2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0

解套法之向上差价法与向下差价法_第1页
解套法之向上差价法与向下差价法_第2页
解套法之向上差价法与向下差价法_第3页
解套法之向上差价法与向下差价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解套法之向上差价法与向下差价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解套法之向上差价法与向下差价法 差价法分为向上差价法与向下差价法。  向上差价法是先在相对低位买入股票,然后在相对高位卖出股票的获取差价的解套方法,也可以称为低吸高抛解套法,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有闲余资金的股民;向下差价法是先在相对高位卖出股票,回收一部分资金,然后在相对低位买入股票的解套方法,也可以称为高抛低吸解套法,这个方法使用于全仓深套的股民。  无论向上差价法还是向下差价法,关键点是高位与低位的界定,如果判断不好高点位置,很容易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我们要学会高低点的分析与把握,这里我们用股票软件盛世赢家的指标牛熊通道来分析把握。  牛熊通道由三条线组成:白线、黄线与

2、浅蓝线,白线是上轨,黄线是中轨,浅蓝线是下轨,中轨与上轨组成的通道成为牛道,中轨与下轨组成的通道成为熊道。  如果被套的股票处于单边下跌走势中,股价处于中轨下方,即处于熊道走势,那么解套则以高抛为主,股价碰到中轨回落则卖出股票,此为高抛,之后以空仓为主,不能随随便便买入股票,因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如果被套的股票处于盘整阶段,即股价在白线与浅蓝线之间震荡,那么,股价跌破下轨收阳买入,此为低吸,股价碰中轨遇阻或碰上轨遇阻,此为高抛。  炒股没有不被套过的,那么何为被套呢?损失5%算被套吗?一般来讲,损失在10%以上的才算是被套。被套之后怎么办?等待,死扛吗?坐以待毙非为上策,

3、要主动、积极的进行自救,即主动解套。  解套方法有很多,其中最直接、最快速的解套方法是斩仓解套法。当买入某只股票后出现了较大的损失,至少损失10%以上,这才算是被套,这样的股票可以采用斩仓解套。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被套股票都适合斩仓法。  第一类适合斩仓法的是垃圾股一类,比如ST股票、*ST股票,这两类股票若被套牢,不仅面对股价下跌的风险,还要承受退市的风险。  第二类适合斩仓法的是热门变为冷门的股票。前期是热点股时没有买入,最后在高点追涨,肯定被套,那么当股票变为冷门时必须斩仓卖出股票。那么,如何知道热门股票变冷呢?变冷有两个标志:  股价在高位盘整或回调下跌时,MACD指

4、标跌到0轴一下;  股价在高位盘整或回调下跌时,成交量缩量。我们都知道,股价能够持续上涨,主要是成交量能够持续放量,这就想烧水一样。当水开了之后,关掉火,水温会逐渐变冷,因为没有热量维持了。  一、降低均价法  前提:有大量现金并有足够的胆量  股票被套后,每跌一段,就加倍的买入同一只股票,降低平均的价格,这样等股票一个反弹或上涨,就解套出局。这种方法也有人称它为金字塔法。  单日T+0法  因为股票的价格每天都有波动,那么我们就抓住这些波动来做文章。比如,如果你昨天有100股被套,今天可以先买100股,然后等股价上了,再卖100股;也可以先卖100股,然后等股价下了。再买

5、100股,等今天收盘,你还是100股,但已经买卖过一个或几个来回了。一进一出或几进几出,到收盘数量是和昨天相同的,但是现金增加了,这样就可以降低成本,直到解套。  这个方法与向下差价法、向上差价法的区别在于,它是当日就会有向个来回,而向上、向下差价法则不一定是当日操作,可以过几天做一个来回。  向下差价法  前提:要判断准确后市是向下走势  股票被套后,等反弹到一定的高度,估计见短线高点了,先卖出,待其下跌一段后再买回。通过这样不断地高卖低买来降低股票的成本,最后等总资金补回了亏损,完成解套,并有赢利,再全部卖出。  向上差价法  前提:要准确判断后市是向上走势  股票被套

6、后,先在低点买入股票,等反弹到一定的高度,估计见短线高点了(不一定能够到第一次买入被套的价格),再卖出。通过这样来回操作几次,降低股票的成本,弥补了亏损,完成解套。  半仓滚动操作法  方法同向下差价法、向上差价法和单日T+0法相同,但不是全仓进出,而是半仓进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防止出错,假如你对后市的判断是错误的,还能保证手中有半仓股票半仓现金,处理起来会比较灵活。换股法当你觉得自己的股票实在是没有什么机会了,就选一只与自己的股票价格差不多的,有机会上涨的股票来换,也就是等价或基本等价换入有上涨希望的股票,用后面买入股票的上涨利润来抵消前面买入的股票因下跌而产生的亏损

7、。本文出自:减肥瘦身http://www.29mei.com/jianfei/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