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

ID:11183047

大小:41.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0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_第1页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_第2页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_第3页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_第4页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第一节概述一、社会性、社会化及其相关概念(一)社会性的多层含义人类学:社会属性——与自然性相对社会学:社会共性——与个性相对——个体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为积极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所形成和表现的心理特征,如社会认知、社会性情感、社会性行为等。心理学:心理品质——与认知相对(二)相关概念:社会化个体通过学习,获得所在社会约定俗成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社会习俗、人际交往技能等品质,从而顺利适应所在社会的过程。1、社会性与社会化、社会性发展的区分(结果、静态)(过程、动态)2、(1)社会化≈社会性发展(社会属

2、性)(三)社会化、社会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社会化>社会性发展(心理品质)(2)社会化>社会性发展(社会共性)(3)社会化强调个体如何融入社会的过程;社会性发展侧重个体成长变化的过程。社会性发展: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内容:亲子关系发展同伴关系发展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攻击行为的发展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社会性发展是学前儿童心理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的社会性及其交往能力的发展对于独生子女更具有现实性与迫切性社会性的发展能促使儿童较好地适应现实

3、社会生活(一)家庭三、社会性发展的动因儿童自身因素(一)气质(二)性别……外部因素(二)学校(教师)(三)同伴(五)文化……学校同伴家庭邻里小环境中环境外环境大环境家庭-邻里家庭-学校学校-社区亲戚朋友学校管理层父母工作单位文化亚文化传统习俗民族特征学前儿童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图示(U.Bronfenbrenner,1989)第二节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与教育一、依恋的定义、特点与表现(一)定义——指学前儿童与经常接触的抚养者(主要是母亲)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强烈、持久、亲密的情感联系。(二)特点(三)表现1、最愿意与依恋目标在一起,感到最大愉

4、悦2、更多趋向依恋目标,与之分离会感到极大痛苦、焦虑3、依恋对象比任何人都更能抚慰学前儿童1、发生在婴幼儿与其经常接触者之间2、感情联结具有强烈性、持久性、密切性二、依恋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0-3月)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月)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月-2岁)第四阶段: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三、依恋的理论四、依恋的类型4、认知理论:凯根(kagan)依恋是怎样产生的?是先天固有的还是后天获得的?1、习性学理论:鲍尔比(JohnBowlby)2、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Freud

5、)3、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Bandura)(一)研究方法:“陌生情境法”安斯沃斯(Ainsworth)5、多重依恋关系理论情境设计情节在场人物时间情境变化1母亲、婴儿30”母子进入房间2母亲、婴儿3’母看孩子玩3母亲、婴儿、陌生人3’陌生人进来4婴儿、陌生人3’或少母亲离开5母亲、婴儿3’或多母回,陌离开6婴儿3’或少母亲再次离开7婴儿、陌生人3’或少陌生人回来8母亲、婴儿3’或多母回,陌离开(二)研究结果1、依恋的类型(1)安全型65%-70%(2)回避型20%(3)反抗型10%-15%2、各种类型依恋对象(母亲)的特点安全型依恋

6、(1)对孩子发出的信号和需要非常敏感并迅速回应(2)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动来适应孩子(3)积极的情感表达,充满爱抚(4)积极鼓励孩子探究环境,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护(5)喜欢与孩子密切的身体接触回避性依恋(1)对孩子的信号和需要不敏感(2)对孩子不感兴趣,不喜欢与孩子的身体接触,甚至躲避孩子的接触(3)对孩子怒气冲冲,常以生气、发火的方式对待反抗型依恋(1)好像对孩子感兴趣,也愿意接触孩子,甚至亲密的身体接触(2)对孩子的信号、需求常常错误理解,或捉摸不透,不能及时、恰当做出反应(3)对待孩子的行为、态度多变,随自己的情绪、心境而定(4

7、)有时不守信用,哄骗孩子以求脱身3、依恋类型的稳定性与可变性五、依恋的实质、影响因素及其促进(一)依恋的实质——相互作用的质2、如何促进:(1)认识孩子的气质特征,接纳孩子的特点(2)合理养育:社交机会(量)敏感、关爱(质)一贯性、不欺骗(3)社会支持系统(二)影响因素及其促进1、影响因素(1)气质假说(2)交往时间假说六、早期依恋与学前儿童日后发展的关系1、依恋对婴儿具有重要的生存价值“安全基地”、主动求助的对象、社会参照作用2、依恋对学前儿童心理各方面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后期行为、情绪情感、心理健康、社会交往认知、智力发展3、早年依恋

8、对学前儿童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可以预测今后依恋的发展第三节学前儿童的亲子交往一、亲子交往的概念亲子交往是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交往亲子关系是指儿童与父母之间通过亲子互动建立的一种人际关系二、亲子交往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