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参政党在中国文化与政党文化互动中的蜕变

探讨参政党在中国文化与政党文化互动中的蜕变

ID:11173078

大小:6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0

探讨参政党在中国文化与政党文化互动中的蜕变_第1页
探讨参政党在中国文化与政党文化互动中的蜕变_第2页
探讨参政党在中国文化与政党文化互动中的蜕变_第3页
探讨参政党在中国文化与政党文化互动中的蜕变_第4页
探讨参政党在中国文化与政党文化互动中的蜕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参政党在中国文化与政党文化互动中的蜕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参政党在中国文化与政党文化互动中的蜕变参政党在中国文化与政党文化互动中的蜕变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参政党在中国文化与政党文化互动中的蜕变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民主党派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是政党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民族文化对政党文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政党文化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它一旦形成不同于民族文化的特质,则会对民族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参政党的政党文化就体现出中国文化与政党文化互动的痕迹。面对新的建设难题,参政党需要以“自我觉醒、自我

2、反省、自我创建”的文化自觉意识,主动担当起推进政党政治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责任,永葆其“求真务实”的政党特色。  关键词:中国文化;政党文化;互动;参政党  1008-6269(2013)05-0026-06  在中国文化与政党文化互动的过程中,我国的各民主党派是互动的主体和受益者,其政治纲领、组织心理、行为作风等留有互动的痕迹。由于各民主党派未曾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真正主导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其政治理论和主张未能得到革命与建设实践的有效检验,因此,其政党文化易于为社会的主流政治文化所影响和引领。 

3、 一、蜕变历程与特点的简要回顾  近代以来,内忧外患的中国社会现实,使中国文化呈现出令人不堪和难以回首的羸弱之态。为了根本转变这一态势,100多年来,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一刻没有停止向西方学习的步伐。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90多年前的新文化运动,其所倡导的德先生(民主)与赛先生(科学)对中国影响之深远,在思想启蒙和文化创新中的作用不可磨灭,其中最伟大的贡献是引进、宣传并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先进文化。  (一)“求真务实”的蜕变之路  正是在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启蒙和文化创新中,面对国民党一党专制的独裁统

4、治和中国共产党“农村包围城市”的暴力革命,中国的一大批知识分子选择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宪政思想及其模式,试图在国民党与共产党之外探寻一条实现“资产阶级共和”的中国式道路,并通过组党参与中国政治和办报、宣传等方式来进行“西方民主中国化”梦想的实践探索。然而残酷的现实将他们的梦想一一击碎,在决定国家前途命运何去何从的重大选择面前,他们中的一些党派(民主党派)逐渐为中国共产党强大而先进的政党文化所折服,开始心悦诚服地认可和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跟随了中国共产党所开创和引领的先进文化的发展潮流。  从主观理由上分析,各民主

5、党派之所以能够为中国共产党强大而先进的政党文化所折服,根本在于其秉持的中国参政党在中国文化与政党文化互动中的蜕变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zbjy.提供,.知识分子一贯持有的“士以天下为已任”的社会良知和责任感。“求真务实”成为各民主党派政党意识中最突出的特色,也是其政党形象确立的重要支柱。各民主党派是民主运动的产物,“求民主、反独裁”是各民主党派不懈探寻真理、务求实效的真实写照。在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中,民主党派就提出了“人民有权”、“权能分治”的民主要求。在第二次民主宪政运动的高潮中,各民主党派提出了“以

6、民主方式改组国民政府,组织抗日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与共产党互相呼应,迫使蒋介石应允抗战结束后实行宪政。黄炎培和毛泽东“窑洞对”的共同理念是“以民主摆脱历史周期律”,而邓演达、李公朴、闻一多等早期民主党派仁人志士们也正是为了追求民主反对独裁,不畏强暴,甘洒热血。正是在“追求民主,反对独裁”共同理念的召唤下,各民主党派才与共产党携起手来,共同开创了协商民主建国的新路,也成就了自身以“求真务实”为特色的政党文化。  建国前后,随着我国多党合作格局的正式确立,各民主党派由民主革命中坚持中间立场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

7、蜕变为拥护中共领导的具有阶级联盟性质的新民主主义政党。蜕变之后的各民主党派,此时亟需探索在新型政党格局中自身准确的政治定位,充分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身的政治责任和影响政权的具体政治方式。因此,除认同《共同纲领》所提的政治目标之外,如何恰当地处理与执政党的关系,亦成为当时各民主党派政党意识中需重点阐明的突出理由。一方面,各民主党派认识到,只有在具体政治运作过程中施加自身的政治影响,充分有效地参加国家和社会治理,才能维持和提高本党的地位及影响力;另一方面,各民主党派也认识到,必须保证新政权的新民主主义性质以及中

8、共的政治领导地位,避开自身在政治体系中形成对执政党的权力制衡,才不会成为新中国政治发展进程的阻碍[1]。如1951年民盟中央在其《中国民主同盟全国组织宣传工作会议讨论总结》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都是盟的领导者”[2],“政治领导(以共同纲领为依据的领导)、思想领导(毛泽东思想的领导)和组织领导是不可分割的……但是组织领导并不等于取消盟自己的组织系统,更不等于取消盟在政治生活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